龙泉塔的简介.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滕州龙泉塔

每座城市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地标建筑,而凝聚了先民智慧,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塔便是其中重要一种。龙泉塔被称为“古滕八景”之一。千帆过尽,沧海桑田,龙泉塔成为很多滕州人的城市记忆。

“龙泉塔建于何时?”相信每一位到过龙泉塔的人都会有此一问。对于龙泉塔的建造时间,民间学者奔走呼告的“唐塔说”与官方媒体主导的“宋塔说”莫衷一是,至今仍无定论。今天,我们就试着来解读龙泉塔,寻找龙泉塔始建时间之谜的真正答案。

关于“唐塔说”,目前看到的理由主要有两个:其一,清道光《滕县志》中有以“浮屠峙玉”为题的诗:“久随韦肇映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清。凌云更作孥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风过金铃音凫凫,顿教俗耳洗琶筝。”据此推断,龙泉塔可能在唐元和年间县城东移后建筑而成,距今约有1200余年。其二是,近年滕州考古工作者清理古塔附近,发现一口古井,井内有一小块残碑,碑文残存4行24字,可识读的20字:径闲会□之初会。□高僧何虔,□併□屝□大和八祀僧文约书。有学者认为书体具备晚唐风格,从而推断出龙泉塔为唐末建筑。

那么,这两条理由是否成立呢?我们先看以浮屠峙玉为题的诗,造成误解并得出龙泉塔是唐塔错误结论的,其实就是“久随韦肇映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一句。有人望文生义,认为韦肇曾为龙泉塔题写过塔名,因为韦肇为唐朝人,所以龙泉塔就是唐塔。其实,“韦肇题名”也称“雁塔题名”,这是个典故。据说在塔上写名字是从韦肇这个人开始逐渐兴盛起来。据《南郊新书》记载,韦肇金榜题名后,来到大慈恩寺上香还愿,正赶上这里正在给修建好的大雁塔题名,于是也就把自己的名字写了上去。“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些著名诗句,更使“雁塔题名”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显而易见,用诗来证明龙泉塔为唐塔一说不成立。

关于古井残碑中的文字,因“大和八”前面缺字,其后面又缺一个“年”字,无法准确解读全文。是不是年号?我们认为存疑。如果是年号,“大和八(年)”指唐文宗八年,即公元834年。既然文字中提到了僧,这就证明了龙泉寺的存在。一般认为“有塔必有寺,有寺未必有塔”。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有塔未必有寺,有寺也未必有塔”。因为有些塔本来就不是佛塔,是风水塔、料敌塔等。又怎么可能会建有寺庙呢?我们认为,龙泉寺并不能证明有龙泉塔的存在,“唐塔说”的理由依然不充分。

其实,我们认为龙泉塔不会建于唐代末期,还有两个重要的理由:第一,唐文宗八年(834年)后的不久,公元840年开始,唐武宗进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灭佛运动,史称会昌法难”。龙泉塔建于大举灭佛时的唐代末期,可能性不大。第二,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战乱在中国的大地上延续了近百年,而修建佛塔需要巨额资金,这需要僧侣从滕州民间募集。战乱频发,使人民长期处于朝不保夕的状态下,又怎么会有人拿出大量金钱修佛塔呢?不信可以去看看兖州的兴隆塔,就是因为没有募集足够资金,塔最终被修成7+6模式。不过今天倒也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关于“宋塔说”,理由非常简单,也挺有说服力。主要是从塔的形制及建筑结构来看,“斗栱为宋代风格”,龙泉塔“壁内折上式的塔体结构是宋代砖塔特有并广泛使用的形式”。应该讲这些说法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文化现象,即“后朝随前制”,朝代虽然更迭了,但工匠还是那批工匠,或有传承;建筑法式基本不变,特别相近的朝代,这种不大的变化会给后世的断代带来了不小难度,比如安阳的文峰塔,不少专家根据建筑细节的风格,说斗拱是北宋的,砖雕是明代的。而建筑大师梁思成则将该塔断代为元代砖石建筑。龙泉塔会不会也是这种情况?其实,1936年梁思成曾经来滕考察过龙泉塔,有过龙泉寺的考察记录,先生依据塔身明代重修碑刻给出的是“明塔”记载。

众里寻“塔”,到头来却似雾里看花。“龙泉塔究竟建于何时?”“唐塔”?“宋塔”?“明塔”?答案却是元塔。遍查史籍,终于在明万历元年版的《兖州府志》中,我们见到了这样一段记载:“龙泉寺在(滕)县东门外沙湾,元时建内塔高十层。”明确记载:龙泉塔建于元代,距今约700年左右。明朝时,滕县隶属兖州府。万历元年版《兖州府志》是包大爟主持编修的,执笔者是滋阳、滕、邹、嘉祥县学、兖州府学的一些生员,大多是廪膳生员,还有几位教谕。据此,我们认为《兖州府志》中关于“龙泉塔建于元代”的历史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不过,可能有人要问:“记载不对吧,我们今天看到的龙泉塔是9层,怎么在《兖州府志》却成了10层?塔的层数都能记错,时间又怎么可能对呢?”让我们再看看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中的记载:“龙泉寺,在城东一里许,创始无考。宣德间僧正玉重修。寺规制旧极宏丽,塔十层,高十二丈。”没错,龙泉塔就是10层,记载准确无误。怎么解释这种情况呢?很简单,各种原因的毁坏,历代重修,最终10层塔变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