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姿态对自行车与乘用车碰撞事故中的骑车人股骨损伤的影响.docx

骑行姿态对自行车与乘用车碰撞事故中的骑车人股骨损伤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骑行姿态对自行车与乘用车碰撞事故中的骑车人股骨损伤的影响

摘要:基于一例自行车与乘用车碰撞的交通事故,在MADYMO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碰撞车速、自行车曲柄长度和踏板相位对骑车人股骨损伤的影响。研究发现,车辆碰撞速度越大,骑车人股骨损伤越严重。曲柄长度和相位通过影响骑行人姿态影响股骨的损伤程度,曲柄越长、姿态越伸展,伤情越严重。

关键词:自行车事故骑行姿态事故重建股骨损伤MADYMO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和出口国,目前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过2亿辆[1]。2020年我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租赁自行车、共享单车总计发生交通事故24890起,伤亡比例达到1.27人/起[2]。

汽车与自行车的碰撞事故已经被学者广泛关注。邹铁方[3]通过物理实验和模拟仿真研究发现座高与骑车人头部损伤显著相关。吴良伟[4]对184例自行车事故视频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自行车事故特征。邹铁方[5]通过事故重建对比了自行车事故和行人事故的损伤风险和损伤来源对比。胡林[6]通过PC-Crash软件仿真研究发现骑车人头部损伤风险和下肢骨折风险与自行车座高具有相关性。聂进[7]基于事故重建研究了骑车人动力学响应和骑车人身体各部位损伤分布和头部损伤与下肢骨折风险。

当前已有的研究中暂未有考虑到自行车曲柄长度和曲柄相位导致的骑车人姿态在碰撞事故中的影响。本文基于一个真实的自行车与乘用车碰撞的交通事故案例,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MADYMO中建立自行车-汽车碰撞仿真试验模型,分析自行车曲柄长度和相位对骑车人股骨损伤的影响。

1模型建立及验证

1.1事故案例描述

选取1例典型汽车-自行车碰撞事故,如图1所示,一名56岁男性驾驶自行车闯红灯经过十字路口,其右侧与右方行驶来的乘用车发生碰撞,导致车辆损坏和骑车人受伤。事发时路面是干燥的沥青路面,汽车在碰撞前采取制动措施,而自行车未减速。

1.2模型建立与验证

建立该事故的车辆和自行车碰撞的MADYMO模型如图2所示。

人-车-自行车-地面的摩擦系数参考胡林[6]的研究;车辆各接触部位根据Martinez[8]和Rooij[9]等的试验所得数据赋予力学特性。建立自行车的多刚体几何模型,根据事故骑车人的参数,缩放经验证过的CPM模型,并将其调整到骑行姿态[10]。表1-表3展示了该事故中乘用车、自行车和骑车人的相关参数。

以事故视频为参考对事故进行重建。重建后得到的车辆速度为41.6km/h,自行车车速为16km/h,碰撞后的自行车和骑车人抛距对比如表4。碰撞中的运动学对比如图3所示。对比图表可知,重建仿真的骑车人和车辆运动学过程与真实事故中的运动过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骑车人的伤情报告显示,以简明损伤定级对头部最大损伤程度评估为AIS3级。仿真结果显示头部HIC15值为1072.4。重建仿真的骑车人头部损伤与真实伤情吻合。

该仿真重建在运动学和人员伤情对比中均表现出与真实事故的一致性,可以认为该仿真试验模型有效。

2碰撞仿真试验

通过设置不同的车速、不同的自行车曲柄长度和曲柄相位,进行仿真模拟,以骑车人股骨弯矩为观测值探究其姿态对股骨损伤的影响。本研究消除了骑车人与地面的碰撞对结果造成影响。

2.1参数设置

根据自行车行业标准QB/T1885-93《自行车链轮和曲柄》中规定的自行车曲柄长度规格(表5)建立不同长度曲柄的自行车模型。本研究中汽车车速选取为10km/h、20km/h、30km/h、40km/h,自行车车速为10km/h。

本研究借鉴储开晴[11]对自行车运动的踏蹬动作区间分割法方法,将踏蹬动作分为相位0°、45°、90°、135°、180°、225°、270°、315°,如图5所示。

建立的试验仿真矩阵如表6所示。

2.2损伤评价指标

本文对骑车人股骨损伤进行探究,选取评价指标为股骨弯矩,股骨骨折的弯矩约为320Nm[12]。

3结果分析与讨论

3.1汽车碰撞速度的影响

在探究汽车碰撞速度对骑车人股骨损伤的影响的时候,取各汽车速度下的仿真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观测,即不考虑曲柄长度和相位。

图5为股骨弯矩-车速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随着车辆速度的增加,骑车人碰撞侧和非碰撞侧的股骨弯矩均增大,速度对碰撞侧的影响显著程度高于非碰撞侧;碰撞侧的股骨损伤严重程度高于非碰撞侧;在车速为约26km/h时碰撞侧股骨达到骨折容限,车速约为32km/h时非碰撞侧股骨达到骨折容限。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碰撞侧的股骨受到来自车辆前部的直接碰撞冲击载荷和自行车惯性限制下肢运动的综合作用,而非碰撞侧则只受到碰撞侧下肢的冲击,如图6所示。

3.2自行车曲柄长度的影响

在探究自行车曲柄长度对骑车人股骨损伤的影响的时候,取仿真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观测,即不考虑曲柄相位。

图7、图8为股骨弯矩-曲柄长度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