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揿针疗法教学本课件系统介绍揿针疗法的理论基础、操作技巧及临床应用,适用于中医、康复及护理专业人员的培训与学习。通过本课程,您将全面掌握这一微创疗法的精髓,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课程目标理论目标深入理解揿针疗法的基本理论掌握揿针的发展历史与现代应用明确临床适应症与禁忌症实操目标熟练掌握揿针操作技术能独立完成揿针治疗全过程具备指导患者居家管理能力能处理常见不良反应

揿针定义揿针是一种特殊的针灸器具,又称为揿钉型皮内针,其设计类似小型揿钉,由针柄和针尖两部分组成。其特点是针体短小,一般长度为1-3毫米,直径约0.2-0.3毫米。揿针主要埋入皮肤表浅层,通过持续刺激病位或特定穴位,达到调节人体功能、缓解症状的目的。结构简单针头短小,柄部平坦,便于固定微创治疗仅刺入表皮或浅层真皮,创伤极小持续刺激可留置数日,提供长时间穴位刺激

揿针疗法特点微创无痛针体极细,刺入时几乎无痛感,患者耐受性好刺激持久可持续刺激48-72小时,延长治疗时间不影响活动日常生活可带针,工作学习不受限制操作便捷贴敷简单,节省医疗资源,提高效率揿针疗法的这些特点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特别适合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和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疾病。

揿针与传统针灸比较项目传统针灸揿针疗法针体长度15-125毫米1-3毫米刺激强度强烈,可得气温和,持续微刺激留针时间20-30分钟48-72小时操作要求专业技术要求高操作简便,易于掌握适用场景医疗机构治疗医疗机构+居家管理适合疾病广泛适应症慢性病和顽固性疼痛揿针疗法与传统针灸相比,具有刺激更温和、作用时间更长、患者依从性更好等优势,是传统针灸的有效补充。

揿针疗法起源古代文献记载揿针疗法的理论基础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中关于浅刺法的记载:浅刺者,刺浮络也。这一理念为后世皮内针疗法奠定了基础。在唐代王焘编撰的《外台秘要》和宋代《针灸甲乙经》中,已有关于皮肤针的记载和应用方法。历史发展脉络元明时期的《针灸大成》进一步完善了皮内针疗法,记载了散刺法,即在皮肤浅表多点刺激以治疗疾病。近代中医针灸大师承袭古法,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发展出今天的揿针疗法,使这一古老技术焕发新生。

揿针历史沿革1先秦时期《黄帝内经》记载浅刺法理论基础2唐宋时期《针灸甲乙经》详述皮肤针应用3元明清代《针灸大成》完善皮内针疗法体系420世纪50年代现代揿针雏形出现,临床应用开始521世纪揿针结合康复医学,应用范围扩大揿针疗法历经数千年发展,从古代简单的皮肤浅刺发展为今天规范化、标准化的治疗技术,体现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完美结合。

揿针发展现状临床应用现状全国各级中医医院广泛开展揿针治疗综合医院康复科、疼痛科引入应用社区医疗机构推广简便实用技术专科门诊揿针治疗室规范化建设发展优势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率操作简便,便于推广普及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高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符合现代医疗发展微创化趋势

揿针分类揿钉型类似揿钉外形,头部平坦,针尖垂直延伸,最为常用盘型底座呈圆盘状,针尖较短,适合敏感部位使用颗粒型底部为小颗粒状,针尖较粗,刺激强度大材质分类:不锈钢材质最为常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医用塑料材质更轻便,适合敏感人群;金属材质(如金、银)具有特殊治疗效果。

揿针常用规格针体规格参数针体部分规格范围常用规格针尖长度0.8-3mm1.2mm针尖直径0.15-0.35mm0.2mm底座直径2-5mm3mm配套材料医用透气胶布:固定揿针,防止脱落防水贴:适用于需要沐浴或出汗部位敏感肌专用胶贴:减少过敏反应消毒包装:确保针体无菌状态临床选择应根据患者体质、穴位部位及治疗需求选择合适规格的揿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揿针的作用原理持续微弱刺激揿针长时间埋置于皮肤表浅层,提供稳定持续的机械刺激经络气血调节通过穴位刺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平衡阴阳平衡恢复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原则,调整机体阴阳平衡正气增强增强人体自身抗病能力,促进疾病康复和健康维护揿针疗法通过这一系列机制,实现对人体的整体调节和局部治疗效果,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

现代机制探讨神经调节机制揿针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反射弧调节内脏功能。研究表明,揿针可促进内源性阿片肽释放,激活疼痛抑制系统,达到镇痛效果。体液调节机制揿针能促进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调节,包括5-羟色胺、内啡肽、P物质等,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微循环改善揿针治疗可促进局部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状态,加速组织修复和代谢产物清除。能量代谢调节通过影响穴位周围组织的能量代谢,包括局部温度变化、电阻改变和组织代谢增强,调节机体功能。现代研究证实,揿针疗法的作用机制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复杂调节,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常见适应症总论疼痛性疾病各类慢性疼痛,如颈肩腰腿痛、关节炎、偏头痛等

文档评论(0)

153****37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