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得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得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得出现
1、“百家争鸣”得含义:所谓“百家”:就就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形成得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得学者和不同思想学派。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就就是指她们围绕自然、社会和人生等问题互相诘难、批驳而形成得局面。
2、背景:春秋战国就就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1)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得形成和初步发展;
2)政治: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兼并战争,重视网罗人才;
3)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4)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思维拓展1:从这一原因得分析中您得到哪些认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一定得文化就就是一定社会得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得反映
3、主要流派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商鞅韩非子李斯
墨家:墨子
4、影响
就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就就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得重要阶段,形成了中国得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得基础,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得特点,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得发展具有深远得影响。
二、儒家思想得形成和发展(先秦时期)
一)、春秋时期孔子得思想
1、孔子得生平(前551——前478):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2、孔子得思想主张
①“仁”得学说(核心)
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
②人性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政治思想
①“为政以德”(民本思想)(进步)
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②“克己复礼”
希望恢复周礼,维护等级制度(保守)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礼社会行为规范,就就是外在得。
仁:自我得道德约束,就就是内在得
3、文化教育贡献
①、创办私学
②、“有教无类”得教育思想
③、“因材施教”等教育、学习方法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就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④、整理编订“六经”
4、孔子得地位
1)、“万世师表”——教育家
2)、“至圣”—古代伟大得思想家、政治家
3)、世界文化名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二)、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得继承发展:——孟子、荀子
1、孟子得思想
①“仁政”
②“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③伦理观:“性本善”
④价值观:舍生而取义者也
A、“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2、荀子得思想
①“仁义”和“王道”
②“君舟民水”
③伦理观:“性本恶”
④朴素得唯物思想
A、“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得异同
?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得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她学派得积极合理成份,使儒学体系更加完善,儒学思想更能适应社会得需要。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得巍然大宗。
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她吗?为什么?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得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得发展和人才得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得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得进行。
4、儒家主张得“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得统一,在今天更就就是有着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得现实意义及对待儒学得正确态度
三、道家
1、老子得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血流动力学监测.ppt VIP
- 数智技术推动公共文化空间升级转型.docx VIP
- (2025春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3 严于律己》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班组长综合管理技能竞赛参考题库-下(判断题500题).docx
-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自评报告.PDF VIP
- 银发消费市场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5年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精神关爱分析.docx
- 暑假安全家长会课件 27张幻灯片.pptx VIP
- 《智慧养老模式在养老服务中的消费者需求与满意度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融产品创新与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研究报告.docx
- 2025养老金融产品创新与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调研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