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检测(含答案).docxVIP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检测(含答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检测

(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

一、积累运用(14分)

1.以下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B.《临江仙·夜登小阁》——宋代——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

C.《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代——辛弃疾——号易安居士。

D.《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清朝——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B.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C.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D.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3.诗词名句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忆昔午桥桥上饮,_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3)一轮秋影转金波,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____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

(5)苏轼在《定风波》一词中,表现词人出游遇雨,却不慌不忙,在雨中吟咏长啸,聆听雨韵,思索人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纳兰性德《浣溪沙》词中,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着相同寥廓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赏析(24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题目。(5分)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北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下列对《定风波》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序写时间,地点及词人出游的独特感受,交代写作缘由。

B.从“吟啸且徐行”中可以想见沙湖道上词人率性洒脱的情貌。

C.“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表达词人对权贵的蔑视与抗争。

D.这首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

2.谈谈你对下片末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6分)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长沟流月去无声”一句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题目。(8分)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南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

文档评论(0)

xiaomiwen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