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学习大别山精神心得体会优秀范文5篇
学习大别山精神心得体会优秀范文5篇
大别山,她那样挺拔与庄严,用不朽的诗篇镌刻在入云的山岩。
一棵棵树苗在风雨中长大,一支支革命歌曲在传承中唱响。大别山将
理想信念坚守,大别山革命精神代代相传。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
关于学习大别山精神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借阅学习,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大别山精神心得体会1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指出,“大别山精
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肯定了大别山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
谱系中的重要地位。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革命斗争不断、革
命火种不灭,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孕育了彪炳史册
的大别山精神。党领导大别山军民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决定了大别
山精神的形成与发展,铸就了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
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是对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对中国革命必然成
功信念的执着追求。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董必武、
陈潭秋、恽代英等就开始在大别山区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11月,
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在湖北黄冈成立了中共陈策楼小组,为鄂豫皖边
区第一个党小组,此后大别山区党组织不断发展,鄂豫皖苏区根据地
成为我党重要的建党基地。在党的领导下,大别山共产党人和革命群
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艰难曲折的斗争中,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
境,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坚守信念的高贵品质,“一根筋,不二心”,
初心不改,不屈不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
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离开大别山,向西实行战略转移。红军主力转移
后,留在根据地的中共鄂豫皖省委确立了独立坚持斗争的方针,重建
红二十五军,创建红二十八军,进行坚持和保卫根据地的斗争。在敌
人重兵“围剿”,根据地人力、物力枯竭的情况下,省委奉命率领红
二十五军长征,向其他地方转移。留在根据地的红二十八军在长期与
党中央失去联系、根据地屡遭敌人“围剿”“清剿”的情况下,独立
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
期,大别山先后经历4次主力部队转出,每一次主力离开后仍然有武
装力量在大别山坚持斗争。他们靠着对理想的执着和革命必胜的信心,
愈挫愈勇,一次次从磨难中奋起,革命的红旗始终在大别山上高高飘
扬。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人民坚持革命斗争,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
了巨大牺牲。从1921年至1949年,大别山区为革命牺牲近百万人,
仅在册革命烈士就有130351人,可谓“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
大别山革命的播火者董必武在其90岁生日的诗作《九十初度》中写道:
“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这是大别山人坚定理想信念、
不屈不挠斗争的最好注解。
胸怀全局、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
大别山的党组织和革命群众对党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在革命斗
争中始终能够以革命大局为重,为了革命需要和全局利益勇挑重担,
牺牲小我,无私奉献。
1935年7月,为了迎接党中央、与中央红军会师,鄂豫陕省委决
定率领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策应中央红军。在出征动员大会上,军首
长吴焕先、徐海东对战士们讲:“这次的行动,我们这几千人就是牺
牲完了,也要牵制住敌人,保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北上。”1935
年7月16日,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省委率领下开始了第二阶段的长征。
其西征北上的战略行动,吸引和牵制了川陕甘边界的敌人,有力地配
合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入冬后,中央红军物资补给面临极大困难,毛泽东向徐海东借2500元
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问题。徐海东立即从部队仅剩的7000元中拿出
5000元送给中央红军,并命令部队节衣缩食,从人员、物资上全面支
援中央红军。徐海东说:“我们就是不吃、不穿、挨冻受饿,也要支
援党中央!”
1947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以半个月行程直
出大别山,建立根据地,以破解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的
重点进攻。对这场关乎解放战争全局的战略任务,刘伯承、邓小平始
终从战略全局出发,把是否对全局有利作为取舍的首要标准。邓小平
向中央军委明确提出:“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在三个月内,陈粟、
陈谢能大量歼敌,江汉、桐柏及豫陕鄂区、淮河以北地区能深入工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