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1*三黑和土地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感受翻身农民三黑重获土地的喜悦心情,对土地的无比热爱之情以及有了土地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语言应用: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思维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建委,真是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简单的记时作文和想象作文。
审美创造:通过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体会情感等途径,使学生感受到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2.能说出自己对脚下的土地的新感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第四站:人与土地
活动一:走进乡村,见见老人
同学们,在上一站中,我们认识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农,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一方土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今天这一站,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看看他又有怎样的故事?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默读诗歌,想一想,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3.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每一寸土地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gēda)都给细细打碎
?地翻好,又把(pá)了几遍,把得又平又顺溜。
?地主骂:蹚(tāng)坏了他的庄稼。
土疙瘩:指土块;借助课本上的图片理解“把”。
4.小组交流难理解的词语:
打完场:指从庄稼收割之后再到脱壳的整个过程。
公粮:指农民种地用一小部分粮食交税,现已取消。
二、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小组交流:这首诗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它们分别写了什么?
活动二:说说三黑对土地的情感
1.小组交流: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全文,说说这首诗写了三黑与土地之间的什么事,他对土地有着怎样的情感。把与之有关联的关键词句标注出来,连起来说一说。
预设:
①喜得土地,投入整个生命。
②热爱土地,精心侍弄,翻土、把地、播种。
③充满憧憬,畅想未来美好生活。
2.小组交流:文中哪一句关键句能概括三黑对土地的感情?
预设: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3.小组交流:朗读第1~3小节,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农民对地的“用心投入”。
点拨:体会农民眼里、心里只有土地,投入整个生命去热爱它、呵护它的情感。
预设:从“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感受有了土地的农民的那种欢愉,那种兴奋,那种满足。
点拨:体会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与珍惜,将土地视若生命一样珍贵的情感。
预设:透过两个“恨不得”和“尝”“躺”两个动词,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起早贪黑、弯腰锄地、不怕苦不怕累的农民形象。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三黑翻土、耙地时对土地的“精心侍弄”。
小组交流:默读第4~9小节,完成填空。
从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句中,可以看出三黑__________________,他把土地看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
预设:
①从“每一寸土”“每一块土疙瘩”,可以看出三黑对土地倾注了全部精力与心血,仔细研究每一寸泥土,期待每一寸士地都有好收成,他把土地看作自己的孩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②从“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等比喻句,可以看出三黑把土地看作一个艺术品、一个杰作……
小结: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们理解到的这一切,都源自农民三黑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呀!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三黑也是无比热爱这一片土地。
5.抓住关键词句,聚焦体会“现实与憧憬的甜蜜”
(1)小组交流:分工合作朗读第10~15小节。边听边思考,几部分内容之间有什么关联?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预设:从现在写到过去再写到现在,又写到明年,对比衬托“土地失而复得、翻身做主”的喜悦。过去土地是地主的,现在土地回到了自已的手中,翻身做了主人,农民内心感到满足、幸福,满怀憧憬。
(2)小组交流:作者最后写到“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说说农民心里为什么而甜。
预设:土地给农民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做梦的机会,更带来了甜蜜的希望。
(3)小组交流:文中为什么几次写到蝈蝈?有什么特殊意义?
点拨:找出写蝈蝈的句子,想一想其作用。
预设:用蝈蝈的叫声串联过去与现在。蝈蝈每一次“吱吱吱”的叫声,仿佛都在诉说三黑的内心“好喜欢——好得意——好开心”。帼帼的叫声代表着三黑的心声,这就叫“借物抒情”。
小结:作者用镜头切换的方法,将三黑的所想连缀起来,通过朗读来感受这份喜盈盈的满足,甜滋滋的憧憬。
6.小组交流: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在三黑眼里,土地是什么?
预设:庄稼的温床,他的宝贝,他的作品,他生命的一部分,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