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山西省阳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血液中的胆固醇分子大多数装载在尺寸不同的载脂蛋白里,分别是尺寸较大的低密度脂蛋白和尺寸较小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经常被叫作“坏”胆固醇,它的作用如图所示,可以抑制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密度脂蛋白进入细胞内,需要细胞膜上特定的蛋白参与
B.临床实践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呈正相关
C.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时,易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量增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
D.科学家可以通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低密度脂蛋白来研究受体蛋白的形成途径
【答案】D
【分析】胆固醇属于脂质,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根据题意和题图可知:低密度脂蛋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可以抑制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
【详解】A、低密度脂蛋白以胞吞的形式进入细胞内,该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特定的蛋白参与,该蛋白起着识别作用,A正确;
B、低密度脂蛋白负责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当其含量较多时,所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临床实践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呈正相关,B正确;
C、题意显示,低密度脂蛋白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可以抑制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故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即低密度蛋白进入细胞减少,进而对细胞胆固醇合成的抑制作用减弱,因而有利于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C正确;
D、科学家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低密度脂蛋白来研究低密度脂蛋白的转移路径,但不能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低密度脂蛋白来研究受体蛋白的合成途径,D错误。
故选D。
2.神经细胞的离子跨膜运输除受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影响外,还受膜内外电位差的影响。已知神经细胞膜外的Cl-浓度比膜内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1)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后,膜内外电位差不一定增大
(2)静息电位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一定阻止K+的外流
(3)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始终促进Na+的内流
(4)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过程中,不会出现膜内外电位差为0的情况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B
【分析】神经细胞主要由于K+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神经细胞主要由于Na+内流,形成外向内正的动作电位。
【详解】(1)已知神经细胞膜外的氯离子浓度比膜内高所以会造成Cl-内流,若静息状态下突触后膜的氯离子通道开放后,则膜内外电位差一定增大,若为动作电位状态,氯离子内流会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变小,(1)正确;
(2)静息电位状态是K+外流造成的,随着K+的外流,膜内外电位差减小,则一定阻止K+的外流,(2)正确;
(3)动作电位产生是由于Na+内流造成的膜电位的逆转,在Na+内流的过程中,膜内外的Na+浓度差减小,会抑制Na+的内流速度,(3)错误;
(4)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过程中,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在二者的转化过程中,会出现膜内外电位差为0的情况,(4)错误。
综上所述,(1)(2)正确,(3)(4)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鼠的种类繁多,危害大,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为了研究制约鼠种群数量的因素,科研人员将某一鼠种群迁入一座荒岛后,获得的鼠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鼠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在C点左右
B.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种群繁殖速率的限制因素是DE段
C.该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E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0
D.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对鼠种群数量的制约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C
【分析】一、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足的条件下,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达到最大值时,增长率为零,再继续培养,随着环境条件的限制,种群数量减少。
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自然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人为因素有动物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多校联考生物试题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西省红色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西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浙江卷)(解析版).docx
- 辽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份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辽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辽宁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辽宁省部分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辽宁省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