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插秧歌》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VIP

《芣苢》《插秧歌》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劳动之美,异曲同工——《芣苢》《插秧歌》联读

学习任务准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含义。分析诗中语言、手法,通过诵读、想象感悟古代劳动人民形象之美。理解诗歌主旨,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认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发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壹知人论世:作家作品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诚斋体——杨万里知人论世

杨万里文学成就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五十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

知人论世:创作背景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贰

诗经诗经(中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六义内容《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名句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3、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4、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5、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叁任务一、诗歌赏析,整体感知

一、《芣苢》芣苢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芣苢》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首诗。

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雨中插秧图呼唤早餐图农夫应答图《插秧歌》重点字词理解兜鍪:古代战士戴的头盔。胛:肩胛,胳膊上边靠脖子部分。渠:他,代词。朝餐:早饭;吃早饭。半霎:极短的时间。莳:移植。匝:遍;满。

(1)这六个字有什么细微的区别变化?展现了古人一种什么样的劳动场景?字含义六个字,展现了什么劳动场景采有掇捋袺襭采摘芣苢越采越快越采越多收获满满(劳动过程)(劳动欢乐)采摘取得获得拾取摘取从茎上成把取下提起衣襟兜东西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初读感知,这两首诗都呈现了什么样的劳动场景?

有采掇捋袺襭《芣苢》表现的是周代一群妇女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一边唱着歌谣,一边采摘车前草的情景。

育苗抛秧插秧施肥、杀虫放水(补水)收获《插秧歌》描绘了一幅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劳动场景?。诗中生动地描绘了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秩序井然

任务二、内容分析,找一找,这两首诗都擅长用哪些词来呈现劳动场景?

《芣苢》找一找,这两首诗都擅长用哪些词来呈现劳动场景?采、有、掇、捋、袺、襭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欢歌,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2)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动词的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校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精品中学PPT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