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华二中2024年下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年级历史

注意:本卷共19题,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西汉地方一级行政单位有郡、国两种。其中“国”多是刘姓诸王的封地,其属下的官员,多数是由国王自行任命的,但王国的国相由中央政府任命。和县同级的侯国(多为功臣食邑所在)在政治上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突出。由此可见,西汉地方政区中的“国”()

A.带有一定过渡性色彩 B.兼具行政和监察属性

C.随着“推恩令”而消亡 D.为割据势力提供庇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西汉时期的“国”是由刘姓诸王控制的政区,一方面有诸王自行任官的分权特征,另一方面国相仍由中央任命,从而保留了对其的控制,这显示出国家在地方管理上正在由分封制向更集中的郡县制过渡,因此带有过渡性色彩,A项正确;西汉地方政区的国不具备监察属性,排除B项;推恩令削弱了地方王国的势力,并没有消灭王国,排除C项;西汉郡国并行制度下,王国有很大的自主权,威胁中央集权,但其并非割据势力,排除D项。故选A项。

2.有学者把英国大臣与文官关系比喻成“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大臣像丈夫,虽然由他们做出决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和经验,使他们在一些具体事务面前无能为力。这时,像家庭主妇一样,文官参与决策并处理具体事务就顺理成章。据材料可知()

A.文官群体逐渐成为权力中心 B.英国君主立宪制走向成熟

C.文官群体对大臣形成了制衡 D.大臣和文官党派利益一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大臣像丈夫,虽然由他们做出决定……像家庭主妇一样,文官参与决策并处理具体事务就顺理成章”,可以看出大臣“像丈夫”,掌握决定权,但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和经验,因此需要文官来处理具体事务,说明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关系,C项正确;英国的国家权力中心仍是议会,排除A项;仅从大臣和文官的关系,无法得出君主立宪制的状况,排除B项;“利益一致”,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3.1913年3月,第一届国会选举后,“国民党称获得众议员三百六七十人,共和党号称二百五十余人,统一党说得到一百几十席,民主党亦称获一百余席”。这表明,民国初年()

A.专制政权土崩瓦解 B.政党政治得到尝试

C.帝制复辟遭到阻止 D.国人参政意识高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在民国初期的国会议员选举中,国民党、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均参与竞争并取得议会席位,说明当时政党政治得到常识,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1915年,袁世凯妄图复辟当上皇帝,专制政权并未土崩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是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的内容,与帝制复辟遭到阻止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有国民党、共产党、统一党和民主党四个政党,但这四个政党参选不能代表全体国民参政意识高涨,排除D项。故选B项。

4.严复曾在《原富》按语中写道:“千古相臣,知财计为国之大命,而有意于理财养民者,荆公一人而已。其法虽病,然事难助寡使然。而其用意,固为千古之大虑,不容后人轻易排击也。”严复评价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中“《原富》”“知财计”“理财养民”提示历史人物在经济领域作出贡献,“千古相臣”提示为丞相,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其法虽病,然事难助寡使然”提示其变法利弊交杂,争议较大,C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不符合,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5.长庆元年(821年)礼部侍郎钱徽在主持科举考试时接受请托,录取不公,引起不满,穆宗下令榜后“覆试”,使已录取的14个官员子弟有11人被黜落。会昌三年(843年)礼部尚书王起权负责贡举时,要求“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这些变动反映出()

A.门阀士族势力垄断了政治权力 B.科举选官制度的改进

C.礼部制定严格的官员考核标准 D.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题干“长庆元年(821年)礼部侍郎钱徽在主持科举考试时接受请托,录取不公,引起不满,穆宗下令榜后‘覆试’,使已录取的14个官员子弟有11人被黜落。会昌三年(843年)礼部尚书王起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