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课文的主题为“家国情怀”,所以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中国军人的崇高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篇文章选取典型题材,语言自然凝练、生动传神且表现力极强,细节刻画突出,非常适合让学生反复地揣摩与赏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一阶段的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能通过事例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能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来理解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质,但在人物形象形成的根源方面往往不去探究,不去多深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导致对人物形象理解不深刻,注入的思想感情也不会深厚,文章的主旨也把握不到位。尤其是年代久的历史事件、人物,现在让学生读来,往往对其注入的情感不会深厚,要想深厚,必须借助一些感官刺激。针对这些,在注重引导阅读探究的基础上,借助影像资料,来引导学生重温烽火漫天的朝鲜战场,获得直接情感体验,建立阅读的基础,加深阅读的深刻性。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新闻通讯的特点;

2.梳理文章,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典型事例,巧妙组织材料的特点;

3.批注文章,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4.学习志愿军的优秀品质,弘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典型事例,巧妙组织材料的特点;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难点:学习志愿军的优秀品质,弘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长津湖》电影片段。

师:请同学们用心观看这段视频,从视频中我们知道了志愿军战士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原因和结果,有哪位同学可以用一个词语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观后感受(壮烈、感动、泪目、致敬)。刚刚这段视频老师想用它来致敬一群最可爱的人,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魏巍的文字,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近那些最可爱的人。

二、走进文本

任务一:初读课文,了解“最可爱”

1.根据课文内容,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可爱在哪里呢?课文中有一段笔墨集中对他们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请找出来。

预设:中国人民志愿军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指导学生带着赞扬和敬佩的感情和语气朗读。

2.作为一篇通讯,表现人物必须以事实说话,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一想,文章通过哪些事例表现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明确: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儿童?防空洞谈话

任务二:品读文章,感悟“最可爱”

1.从这三个事例看出他们的“可爱”之处体现在哪些精神上呢?

(1)小组合作:制作知识卡片,展示交流。

卡片1——学习用词

“松骨峰战斗”中哪些词语用得出彩?请你说说其作用。

①具体数字,如“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写出敌人疯

狂反扑;

②动词,如“汹涌卷来”“打翻”“烧红”等词语突出当时形势的险恶,衬托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用“摔”“扑“抱”“烧”等动词直接描写志愿军战士在子弹打光以后同敌人展开肉搏战,他们的英雄行为,表现了他们对敌人的仇恨。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着重刻画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群像,表现了他们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卡片2——学习描写

思考:“马玉祥火中救小孩”这一部分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

外貌描写:“他长着一幅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将战士比作令人喜爱的红高粱,突出他的朴实忠厚,让读者感到十分亲切自然。

环境描写:“火又盛,烟又大“满屋子灰洞洞的”等表现环境之危险,烘托马玉祥救人的奋不顾身。

心理描写:“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你哩!’”展现了马玉祥的善良和纯洁高尚的爱,是国际主义精神的高度体现。

动作描写:通过“踹、扑、摸、拉、抓、抱、跳”等动词、用“马上”、“踹”“扑”等词描述马玉祥冲进火海救人的情形,表现他救人时毫不犹豫、当机立断的果决。

国际主义精神

表现对敌人恨之入骨,对朝鲜人民却是深切的关爱。

(2)情景表演:根据防空洞谈话中的三问三答,展示课堂剧“防空洞谈话”说说志愿军战士的可爱体现在哪里?

一问

一答

二问

二答

三问

三答

一问

你不觉得苦吗?

高尚的苦乐观

一答

苦,但为人民的安宁幸福受苦值得。

二问

你想不想祖国啊?

高度的责任感

二答

想,但要完成祖国人民的托付。

三问

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

崇高的荣誉感

三答

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

思考:多次写到战士的“笑”和“吃雪”这些细节,有何作用?

明确:“雪”象征环境的恶劣,“笑”和“吃雪”的细节表现了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zycx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