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7屈原节选屈原赏析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7屈原节选屈原赏析新人教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在现代文学史上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他是鲁迅在20世纪初热切呼唤、终于出现的摩罗诗人,又是新中国的预言诗人。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体现与时候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另有作品集《星空》、《前茅》、《恢复》;不说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剧本《卓文君》、《聂》、《王昭君》、《虎符》、《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蔡文姬》、《屈原》等。

鉴赏剧本《屈原》的节选部分,可以从两方面去着重理解:一是郭沫若创作部历史剧的动机;二从“雷电颂”的艺术手法看郭沫若要表现的“物我同化。”

郭沫若创作历史剧《屈原》时正值1942年1月,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作者说:“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朝代。”作者要达到的目的是,鞭挞国民党反映派黑暗统治,表达人民心中的愤怒,借屈原的悲剧,展开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卖国与爱国之间尖锐激烈的斗争,借古讽今。

“雷电颂”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于以下三点:

一是在历史剧中,“雷电颂”这篇独白结构浑然一体,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两个层次: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一切罪恶的黑暗毁了吧”这一层镒是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响和歌颂,以光明的礼赞和向往。比“比铁还沉重”、“比铁还坚固”的黑暗、阴惨的宇宙前,他不能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于是他热切地呼唤和祈求那些咆哮的风、闪耀的电、爆炸的雷这些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以变革现实的力量,黑暗的世界“爆炸”、“劈开”,从而创造一个“没有阴谋、没有法秽、没有自私自利”的世界,迎来没有限制的“自由”和“灿烂眩目”的光明。他把“电”这一宇宙间的长剑化做自己“心中的剑”。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这一层中指屈原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愤怒地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屈原之所以高呼要把所有的“土偶木梗”连同一切罪恶的黑暗都“烧毁、烧毁、烧毁”是因为它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它们完全是一片假”,“只晓得播弄人”。一句话,它们是象征暴戾、奸诈、怯懦的怪力乱神。屈原由前面对自然力的祈求发展到人的力量的确信,表现了他无比高涨的战斗热情。

“雷电颂”中的内容完全是郭沫若式的倾诉,在一定意义上说,屈原便是郭沫若自己。郭沫若是借屈原之口,表达自己心中对人民的爱和对人民力量的确信;表达自己心中要摧毁恶势力火一般的激情;表达对光明未来的追求。

二是郭沫若用浪漫主义手法,进行大胆虚构夸张和想像,试图借自然的伟大力量来催毁一切黑暗、腐朽,具有“雷霆万钧”之势。

三是郭沫若在“雷电颂”中多用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方法:“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等语句,表现诗人对伟大自然力量的企盼。而“你东君,你是什么东君”,则表达了对恶神的愤怒的斥责,爱憎于强死的语气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由上艺术特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郭沫若于历史人物屈原身上所表现的强烈的作者自己的主观愿望,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思想上的,屈原就是诗人郭沫若的化身,是他的代言人。这种“物我同化”的特点,是郭沫若在创作该剧时体现的“以治国平天下为已任”的人格和人性。

文档评论(0)

136****75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