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西方民主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同步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主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同步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凡尔赛宫建筑群《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统编版)精讲课系列精品专辑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考情分析知识坐标知识梳理与探究对点训练本节精练

唯物史观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理解近代民族国家与古代的帝国、王国的区别,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认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认识外交制度的建立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作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梳理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历程,认识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让学生培养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国际关系的法制精神,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制意识。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二、高考考情分析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4江苏·大国主宰维也纳会议2023山东·欧洲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浙江·《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湖南·欧洲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湖南·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重庆·神圣罗马帝国后期的分裂2022北京·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广东·美国调整与西欧国家关系山东·《万国公法》对近代中国人的影响湖南·国际社会开始通过法律形式限制战争权辽宁·法兰西王权不断加强河北·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2021浙江·万隆会议2020山东·泛欧运动

1625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维也纳体系领域扩展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164817世纪1815奠定国际法基础形成国际法原则扩大国际法的应用范围1917开辟国际法新阶段十月革命1920192819451946国联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非战公约》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联合国宪章》国际法院16-19世纪,西方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大批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三、知识坐标

她是现代民族主义的创始者和象征,被崇拜的女英雄和圣女。她是谁?拿破仑对贞德有着很高评价,认为贞德是法国的救世主。法国奥尔良姑娘贞德法国议会规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纪念贞德的法定节日。就是今天,法国人民也仍然把贞德作为爱国主义的象征、法兰西民族的女英雄。导入新课丘吉尔(英国)说:贞德远远超越于普通人之上,在一千年里无人能同她相媲美。她完美地体现了人类本性的善良和勇敢,不可征服的勇气,无限丰富的感情,单纯者的美德,正直人的智慧,这一切都在她身上放出了光彩。她解放了养育自己的土地,因此赢得了光荣。军人们都应读一读她的故事,思索一下这个真正的军事家的言论和行动。她虽没有学过战争艺术,却在短短的二年时间里在各种形势下揭示了制胜的诀窍。四、知识梳理与探究

目录CONTENTS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三、外交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一)何谓民族国家?材料1在西欧,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有一个过程,便是民族国家的建立。所谓民族国家,是欧洲中世纪后期出现并在资产阶级时代普遍形成的国家形式,是以民族为基础的主权国家,它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因素,即国家主权与民族一体性。——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12—14世纪的法兰西问题:中世纪西欧,存在民族国家吗?不存在只有“宗教和地域的身份认同,反映了淡薄的国家、民族意识的“国家观”原因:①封君封臣制度下,王权软弱,西欧各国形成了分裂割据局面;②普世的基督教世界掩盖了民族特性。材料2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德】歌德为什么会这样?

阻碍中世纪西欧人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薄的因素封君封臣制度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材料3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已具有族群意识,但认同对象仍有较强的地方色彩,没有完全形成真正的民族认同。一方面,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里存在着以采邑制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广大民众的效忠感情只是指向其直接依附的领主,呈现出明显的地方性而非全国性、全民族性。但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却是统一由基督教会所统治、支配。尽管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德意志人、法兰西人和英格兰人属于不同的民族,但是,他们都从属于一个由罗马教皇支配的‘基督教大世界,都用拉丁文祈祷,用拉丁文传道,用拉丁文唱歌。在各世俗的封建国家内部,人们尚未形成休戚与共的民族情感,以及忠诚与热爱祖国的公民意识。——摘编自张涛华《论欧洲民族主义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打击教会权力和地方的割据势力【史料实证】为什么中世纪没有民族国家?普世的基督教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