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docx

第三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25

语文部编版(2024)7年级上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1.第一小组的同学分享了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读到的精彩课堂:

片段1: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yóu_______然而生。

(于漪《往事依依》)

片段2:于是,整整三天,他把那条鱼放在我面前,不让我看别的东西,也不让我借助任何辅助工具。“观察,观察,再观察”,只有这不断重复的指令。第四天,另一条同类的鱼被放在那条鱼的旁边,教授要我指出两条鱼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然后,一条又一条,直到我看完同科所有的鱼。这是我所上过的最好的课。

(塞缪尔·斯卡德《在阿加西斯教授的实验室》

第二小组的同学小华就学校携手异地某校共建“智慧课堂”拟写了一则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10月9日,我校借助科大迅飞远程互动系统,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中,我校与异地某校实现了师生在线课堂互动,两校学生就像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共同学习,共享教学资源,让“天崖若比邻”成为现实。我校八(5)班小薇同学在这节课上分享了其写作经验。课后,她说:“这节课上,我们能与千里外的老师、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像没有距离一样,这让我体验了不一样的课堂。”通过“智慧课堂”丰富了课堂形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1)给加点字写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悲歌慷慨()????yóu()然而生?????????于漪()

(2)请将片段2划线句改为反问句:。

(3)小华写的消息有一个错别字的词:应改为,还有一个病句,应改正为:。

(4)请给小华写的消息拟一个标题:。(15字以内)

(5)请从第一组同学分享的两节精彩课堂片段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课,在组内发言时分享给同学们,说明喜欢的原因:。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感慨(kǎi)走廊(láng)????疲倦不堪(kān)

B.搓捻(cuō)奥秘(mì)小心翼翼(yì)

C.航行(xíng)????模仿(mó)截然不同(jié)

D.缝制(féng)????绽开(dìng)????恍恍惚惚(huǎng)

3.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词语(???)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______,这是荒园,______,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A.观赏??人迹罕至??架??牵 B.鉴赏??人迹罕至??支??牵

C.鉴赏??人声鼎沸??支??牵 D.观赏??人声鼎沸??架??牵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学/而不思/则罔。

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要写好一个人物,下面哪一方面表述不准确(???)

A.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特点。

B.可描写外貌和衣着。

C.抓住该人物独特方面去写。

D.要多写人物相关的事件。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峨眉山头的半轮明月,点出此次远游正在秋天之时。

B.次句的“入”“流”描写出月影映入江中,又随江流去之景。

C.第三句的“夜发”,交代了从清溪到三峡的月夜行船之事。

D.第四句表达了诗人未能送别月夜远行的朋友的惋惜之情。

7.《再塑生命的人》选自《》,作者是,她是19世纪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8.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篇,并以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9.下面是小鹏摘抄的鲁迅名言,这些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请你用四字词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习习教学真题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提供中小学教学服务,擅长课件、单元试题、期中期末试题、中考模拟试题等等资源开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