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口腔白斑病(口腔内科).pptx

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口腔白斑病(口腔内科).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白斑病

传统定义1983年定义1996年定义口腔黏膜上白色为主,不具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些白斑可以转化为癌口腔白斑

发病率3.6-10.5%口腔白斑好发性别男性流行病学特点

病因槟榔其他:微量元素、微循环、遗传素质、VitA吸烟白念珠菌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病因恶变出现率危险系数机械刺激77.00.93吸烟习惯45.01.41嗜酒33.02.54梅毒10.04.00流电现象19.06.43白念感染65.04.81无明显原因3.20.76多因素52.01.39

均质型非均质型溃疡状糜烂状口腔白斑斑块状皱纸状颗粒状疣状边界清晰,表面粗糙

好发部位自觉症状粗、痛、硬、烂、紧、木、涩口腔白斑颊唇舌口角前庭沟腭龈

斑块状界清,柔软,均质斑块,稍粗糙,多无症状或感粗糙

斑块状

斑块状

皱纸状界清,柔软,均质斑块,稍粗糙,多无症状或感粗糙皱纹纸样,多位于口底、舌腹

皱纸状

颗粒状界清,颗粒状,非均质斑块,粗糙,稍硬,可有刺激痛,多位于颊黏膜口角区(白色念珠菌感染)

疣状界清,刺状或绒毛状,非均质斑块,粗糙,可有刺激痛,质稍硬

溃疡状界清,溃疡,自发痛

病理特征增生性变化上皮异常增生评价标准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基底细胞极性消失紊乱基底细胞增生,复层样变核浆比增加钉突滴状增大上皮层次紊乱核分裂象增多及出现异常核分裂象上皮浅1/2出现有丝分裂细胞异型性核浓染核仁增大细胞间粘聚力减低棘层出现单个或一群细胞角化轻度:累及上皮层1/3以下中度:累及1/3~2/3重度:累及2/3以上

癌前病变:一种比正常组织发生癌的可能性更大的在形态上已有变化的组织,如口腔白斑病,口腔红斑病。口腔白斑

年龄性别类型部位症状刺激因子口腔白斑病程病理背景癌变易感因素

临床表现病理检查诊断依据口腔白斑甲苯胺蓝染色脱落细胞检查

口腔白斑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结果

临时性诊临床诊断临床术语“某某损害”去除刺激因素,2-4周后损害仍存在口腔白斑两段式诊断组织学诊断病理

白色斑块局部刺激因素及白角化病色形质特点无局部刺激因素有局部刺激因素及白斑病色形质特点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不进行治疗(2~4周)消退白色角化病白斑病?(目的排除其他任何可定义病损明确有无异常增生)(无异常增生有异常增生轻、中、重)白色角化病?不消退活检白斑病

1初诊望诊、扪诊证据而诊断:(初诊)(临床印象诊断)2去除可疑致病因子2-4周后,损害无改善(复诊)(临床观察诊断)3外科切取、组织病理上未发现其它可定义病损(切取组织病理证实诊断)4外科切除、组织病理检查而作出的诊断(切除组织病理证实诊断)诊断流程

防治.局部处理全身治疗西药中草药口腔白斑药物治疗理疗手术生物治疗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