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食品微生物基础知识简介
1食品中的微生物1食品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来自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病人和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尸体、或通过废物、污水使土壤污染。土壤本身也含有能长期生存的微生物。
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地面,有的直接来自人和动物的呼吸道。
来自水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由土壤中的微生物随雨水流入水中,人畜排泄物和污水废物流入水中。
来自人及动植物的微生物:健康的人体和动物的消化道和上呼吸道均有一定种类的微生物存在。周围环境污染人和动植物造成危害。
2微生物污染食品的主要途径
通过水污染:水中如有大量微生物存在说明水已被有机物污染,如用这种水处理食品,就会污染食品,水质不合格的原因有:水源本身不合格、管道之间交叉污染、管道污染等。
通过空气污染:空气中的微生物,随着灰尘的飞扬或沉降将微生物附着在食品上。此外人体带有微生物的痰沫、鼻涕与唾液的小水滴在讲话、咳嗽或在打喷嚏时,可直接或间接的污染食品。
通过人及动物而污染:人接触食品时,人体作为媒介,将微生物污染食品,特别是手造成的食品污染最为常见。直接接触食品的从业人员,他们的工作衣帽,不经常清洗,消毒,不保持清洁,就会有大量的微生物附着,从而造成食品污染;车间内有苍蝇等飞虫或老鼠活动,也会通过污染食品接触面、空气或直接接触食品而造成污染。
通过用具(设备、工器具、容器)及杂物(含原料、废料、包装物料等)污染:应用于食品的一切用具,都有可能作为媒介将微生物污染食品,表面不光滑的用具污染程度更加严重。特别是装运食品的工具或用具,在用后未经彻底清洗消毒,而连续使用,就会造成微生物的残存,从而污染以后装运的食品。
2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
控制食品微生物超标的三原则
预防——不接触细菌
控制——抑制细菌的繁殖
杀灭——杀菌、消毒
1预防措施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1垃圾、下角料、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远离生产场所存放并保持清洁
2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周围卫生
3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合理排放
4做好厂区及周围灭鼠、灭蝇虫工作
5做好车间、仓库的防鼠、防蝇虫工作
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
1食品运输和贮藏的卫生管理: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要防尘,防热,防腐处理。
2生产车间布局合理,无交叉污染。
3生产卫生:建立良好规范的卫生规范,确保生产环境(空气、设备设施、工器具等)卫生,人员操作符合卫生要求。
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作服帽整洁干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生产用水卫生:定期检查水质,不合格的水源应定期进行净化,消毒处理。作好水源的防护,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5原辅材料、包装物料卫生:采用合格的原辅材料、包装物料,并确保在运输、存放、使用时不存在劣变和交叉污染。
2控制措施
1用水分活度、pH、化学物质及包装控制
1控制pH(酸度)?
2控制水分活度(含水量,干燥,高盐,高糖)
0.85以上,高水分食品,需冷藏或采取其它措施保存
0.6-0.85,中等水分食品,不需冷藏,但货架期短
0.6以下,低水分食品,不需冷藏,有较长货架期
3化学抑制剂(防腐剂,盐,糖),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并标注清楚
4控制包装(真空包装,充气包装)
2通过冷藏和冷冻(温度)控制
温度为5到46℃是致病菌生长的危险范围?
1冷藏库?
2时间/温度的合理控制(低温,短时)?
3冷冻控制?
4烹调后迅速冷却:在很短时间内将温度从60℃降至21℃?
5烹调后保温存放:保持60℃以上
3杀灭
1热处理(烹调或杀菌)
方式:煮、蒸、炸、烤、炒、高温高压杀菌、管式热交换器、刮板式热交换器
影响致死率的因素
食物(器具)的导热性
食物(器具)的特性
微生物的种类(芽胞或营养细胞)
微生物细胞的耐热性
2化学消毒杀菌剂
1消毒剂:用于杀灭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2有效成分:是指消毒剂中具有杀灭微生物作用的活性成分,其含量常用质量浓度(mg/L)、质量分数(%、ppm)或体积分数(%、ppm)表示。
3消毒剂消毒灭菌的特点:
费用低
应用广泛:可用于病人/畜排泄物与分泌物、皮肤、粘膜、饮水、厕所、空气、手、食品接触面等的消毒。
4有机物:
酚:石炭酸。?
甲酚:煤酚皂液(来苏尔)就是甲酚与肥皂的混合液,常用3-5%的溶液来消毒皮肤、桌面及用具等。?
甲醛:福尔马林溶液就是37-40%的甲醛水溶液?
醇:它是脱水剂、蛋白质变性剂,也是脂溶剂,可使蛋白质脱水、变性,损害细胞膜而具杀菌能力。乙醇(酒精)是普遍使用的消毒剂,50-70%的乙醇便可杀死营养细胞;75%的乙醇杀菌效果最好,超过80%以至无水酒精效果较差。(一般72-78%)
5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碘:是强杀菌剂。3-7%碘溶于70-83%的乙醇中配制成碘酊,是皮肤及小伤口有效的消毒剂。碘一般都作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pdf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pptx VIP
- 宁02J9 室外工程(建筑图集).docx
-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pptx
- 2024年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招聘编制内人员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驾校训练场建设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完整版p138).docx VIP
- 网课章节答案《尊重学术道德 ,遵守学术规范》超星尔雅答案2023.pdf
- 科创KC51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 初中英语必背的100个英语语法公式.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