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作业
1.找两名学生分别试背课文。
2.全体背诵课文。
二、合作探究
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点明时间、地点。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从哪种感觉来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从听觉来写。写出了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到湖心亭看雪做铺垫,突出游兴强烈。
3.这么冷的天气,晚上八时左右,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
明确: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4.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
明确:已经有人在作者到之前到了。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作者,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作者一同饮酒。作者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作者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5.“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理解这个“痴”字?“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
明确: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痴迷于西湖的雪中景致。“喃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
三、问题探究
1.作者在写景时用白描手法,文字极其简练,为何开头交代时间及看雪背景却极费笔墨?
明确:这是因为作者开头采用颇似史家的笔法,在庄重中寄寓着情思。开头作者用明代年号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他从明代遗民的角度来看世界,自然会有一种孤标傲世,遗世独立的情怀和气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以听觉表现出西湖在大雪后一片静寂的情景,而作者偏要选这最静寂的夜间去看雪景,以示自己的孤怀雅兴。
2.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不是相矛盾?
明确:不矛盾。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却一切杂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所以“独”字表现他的超凡脱俗。
他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独”字表现他的孤傲清高。
“独”字充分展示作者与众不同的情趣,遗世独立、不随俗流的高洁情怀,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落寞。
3.“莫说相公痴”中的“痴”表现在何处?
明确:(1)“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2)“痴”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感孤寂落寞。
(3)“痴”于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
痴行——痴景——痴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四、语言赏析
1.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明确: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并且记叙了湖心亭巧遇一事。
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段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是什么写作手法?请赏析。
明确:这是白描的写作手法。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纸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在天地“一白”这一雄浑阔大的背景之下,作者将视线收近,从天、云、山、水,到长堤,到湖心亭,到舟,到人,在天地混沌的雪白世界中关注到几个有活力的“湖上影子”。
此为由大到小,以小衬大,也是白描手法。这一句仅用了四组数量词,就将湖上景物生动逼真地勾画出来。视点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一痕”到“一点”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教案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21.1二次函数.docx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教案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21.2.1二次函数y=ax²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教案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21.2.1二次函数y=ax²的图象和性质(第2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教案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21.2.2 二次函数y=ax²+bx+c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教案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21.2.2 二次函数y=ax²+bx+c的图象和性质(第4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教案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21.2.3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确定.docx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教案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21.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教案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21.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教案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21.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教案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21.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4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教案 第三单元第14课《诗词三首》(第1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教案 第三单元第14课《诗词三首》(第2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教案 第三单元第14课《诗词三首》(第3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教案 第三单元写 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第1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教案 第三单元写 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第2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教案 第四单元第15课《故 乡》(第1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教案 第四单元第15课《故 乡》(第2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教案 第四单元第15课《故 乡》(第3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教案 第四单元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第1课时).docx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教案 第四单元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第2课时).docx
最近下载
- 2024年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复赛)备考试题库(简答、案例分析题).docx VIP
- Java_vue基于Spring Boot 在线音乐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x
- 水银血压计使用方法.ppt VIP
- 钻井常识200问重点.doc VIP
-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申报表.pdf VIP
- UI设计(拓展) UI界面设计的常用方法 ui界面设计2-UI设计的常用方法.ppt VIP
- 国家开放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招聘与培训实务》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VIP
- 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2025《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运用案例分析》2300字.docx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任务工单 3任务1任务工单 ok.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