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肤结核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docVIP

中国皮肤结核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皮肤结核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

一、流行病学

目录

目录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标准和流程

四、分子检测

前言

·皮肤结核(cutaneous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皮肤病。由于皮损表现多样,无明显特异性,早期识别和诊断较为

困难,病情持续进展可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残毁,甚至继发肿瘤性皮肤病。

·为规范皮肤结核诊疗流程,提高对皮肤结核的诊治能力,由中国“一带一路”

皮肤病专病联盟分枝杆菌病研究联盟、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皮肤性病检验与诊断分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针对皮肤结核临床诊疗策略进行讨论,结合临床经验及国内外皮肤结核病研究进展制订本专家共识。

01流行病学

Part01流行病学

Part01

·中国结核病新发病例负担位列全球第3位,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7.4%。皮肤结核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肺外结核,占所有肺外结核的1%~2%。在内脏结核患者中,仅3.51%合并皮肤结核。皮肤结核的病原体多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偶尔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皮肤结核在全球多地均有报告,我国皮肤结核分离株谱系与肺结核菌株谱系分布基本一致,多属于Lineage2.2(北京型),少数为Lineage4。分离株耐药率低,其中50%以上为单药耐药,以耐链霉素、异烟肼为主。多数皮肤结核患者免疫力正常,但不同类型皮肤结核患者合并肺结核或其他内脏结核的概率有差异(见“皮肤结核诊断指标-临床表现”)。

02临床表现

Part02临床表现

Part02

一、寻常狼疮

·为我国最常见的皮肤结核临床类型,多发生于有良好免疫力且既往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个体。

·皮损多发于面颈部,其次为四肢、臀部等,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丘疹结节性病变,质地柔软,可融合成浸润性红棕色斑块,表面或附有痂屑,玻片压诊时可呈苹果酱样色泽。

·病变缓慢进展,有自发愈合倾向,可能因反复出现溃疡和自愈逐渐形成萎缩性瘢痕。

Part02

Part02

二、疣状皮肤结核

·多发生于对结核分枝杆菌较强免疫力的个体,通常由外源性病原体接种于皮肤破损处引起。皮损多单发,最常见于手部,其次为足部、臀部、小腿等处。

·初起为小而硬的无症状性丘疹或结节,外周轻微红晕,缓慢进展形成边缘不规则的暗红色疣状斑块。皮损可自中央痊愈,遗留白色萎缩性瘢痕,也可逐渐形成疣状、乳头状赘生物,质地坚实,局部可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中央网状瘢痕、疣状增生的边缘和外周红晕合称为“三廓征”,为疣状皮肤结核的典型皮损。

Part02

Part02

三、腔口周围皮肤结核

·又称溃疡性皮肤结核,通常发生于免疫力偏低且合并肺、肠道或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等进展期内脏结核的患者,多由内源性病灶中的病原体进入黏膜表面破损处自体接种引起,少数经血液或邻近器官扩散引起,导致其毗邻的黏膜及腔口部位感染。

·皮损多发于口腔、外生殖器、肛门等黏膜部位,表现为疼痛性溃疡和化脓性基底,边缘有明显的红斑,无自愈倾向。

Part02

Part02

四、瘰疠性皮肤结核:

·多发生于既往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具有一定免疫力的个体,由淋巴结核、骨关节结核等深部病灶连续扩散引起,以颈部淋巴结结核播散引起最常见。

·皮损多发于颈部、上胸部,初起为无症状性皮下肿胀或结节,逐渐化脓、破溃形成潜行性溃疡和底部线状排列的窦道和瘘管,伴有分泌物渗出,愈合后形成的条索状瘢痕具有一定特征性。

Part02临床表现

Part02

五、结核性下疳

·又称原发性皮肤结核综合征,多发生于既往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儿童患者,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外源性接种引起。

·病变最常见于面部、手部和下肢,在皮肤损伤后2~4周形成无痛、坚实的红褐色丘疹、结节,缓慢增大并发展成边缘清晰的非压痛性溃疡,4~8周后可出现局部淋巴结炎。

Part02

Part02

六、结核性树胶肿

·又称转移性结核脓肿,主要影响营养不良的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年人,由病原体血源性播散引起。

·皮损单发或多发,初起为坚实的皮下结节,后逐渐软化为境界欠清的波动性肿块,可破溃形成潜行性溃疡,并形成窦道和瘘管。

七、粟粒性皮肤结核

·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或成人,为结核分枝杆菌急性血源性播散引起的严重结核感染,患者多有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皮损为泛发性粟粒大小的红斑、丘疹,中央可出现溃疡、坏死,形成结痂和脐凹,可在1~4周内消退,遗留色素沉着和瘢痕。

03诊断标准和流程

》》诊断标准和流程

文档评论(0)

大友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友资料,资料朋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