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多文本阅读:贞观谏诤之风(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贞观谏诤之风(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贞观谏诤之风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宗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王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东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要,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明日,语房玄龄曰:“昔武王不用夷、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朕夙夜庶几于前圣,昨责珪等,痛自悔,公等勿惩是不进谏也!”

(节选自《新唐书》)

材料二:

太宗好骑射,孙伏伽谏,以为:“天子居则九门行则警跸非欲苟自尊严乃为社稷生民之计也。陛下好自走马射的以娱悦近臣,此乃少年为诸王时所为,非今日天子事业也。既非所以安养圣躬,又非所以仪刑后世,臣窃为陛下不取。”上悦。未几,以伏伽为谏议大夫。

懿宗游宴无节,左拾遗刘蜕上疏曰:“今西凉筑城未有所与夺,南蛮侵轶,干戈悉在于道涂。旬月以来,不为无事。陛下不形忧闵以示远近,则何以责其死力!望节娱游,以待远人安,未晚。”弗听。寻敕以阁门使吴德应等为馆驿使。台谏上言:故事,御史巡驿,不应忽以内臣代之。上谕以敕命已行。不可复改。左拾遗刘蜕上言:“昔楚子县陈,得申叔一言而复封之;太宗发卒修乾元殿,闻张玄素谏,即日罢之。自古明君所尚者,从谏如流,岂有已行而不改!且敕自陛下出之,自陛下改之,何为不可!”弗听。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三:

巩少读《唐书》及《贞观政要》,见魏郑公、王珪之徒在太宗左右,事之大小,无不议论谏诤,当时邪人、庸人相参者少,虽有如封伦、李义府辈,太宗又能识而疏之,故其言无不信听,卒能成贞观太平,刑置不以,未尝不反复欣慕,继以嗟唶。窃自恨不生于其时,亲见其事,歌颂推说,以饱足其心。又恨不得升降进退于其间,与之往复议也。自长以来,则好问当世事,所见闻士大夫不少,人人惟以苟且畏慎为故,未尝有一人见当世事仅若毛发而肯以身任之,不回避者。况所系安危治乱未可立睹,计谋有未可立效者,其谁肯奋然迎为之虑而己当之邪?则又谓所欣慕者已矣,类千百年间,不可复及。

(节选自曾巩《上欧蔡书》)

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天子居A则B九门C行D则E警跸F非欲苟自G尊严H乃为I社稷J生K民之计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疑臣以私”是状语后置,与《齐桓晋文之事》“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句式相同。

B.惩,因受创而戒止,与《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惩”意义相同。

C.故事,按照先例,名词做状语,与《六国论》“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用法不同。

D.置,弃置,放弃,与《鸿门宴》中的“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的“置”意义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让祖孝孙教授宫廷乐师乐律,乐师的技能没有长进,祖孝孙因此多次被皇上责备。王珪与温彦博都替祖孝孙进言,太宗因此愤怒。

B.孙伏伽认为皇帝安危与国家、百姓利益相关,太宗走马射箭、娱悦近臣的行为与皇帝身份不符,不应该这么做,唐太宗认可他的说法。

C.刘蜕上奏说,西凉正在筑城,南蛮侵扰中原,各地的战争正在进行。在这混乱时局中,他希望唐懿宗能够关注时局,不要过多游宴。

D.曾巩遗憾自己没有生活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他希望能亲身参与那个时代,与魏征、王珪等大臣一起升降进退,跟他们共同议论谏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本事前东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要,责以忠效。

译文:

(2)人人惟以苟且畏慎为故,未尝有一人见当世事仅若毛发而肯以身任之,不回避者。

译文:

14.曾巩所欣慕的贞观年间谏诤风气如何能够形成?请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10.CFH

11.D

12.D

13.(1)我本来侍奉前太子,按罪应当处死,陛下怜悯我的性命,把我安排在中枢重要的职位上,要求我忠诚效力。

(2)人人都只把得过且过、畏惧谨慎当作常态,不曾有一个人看到当今世事哪怕只有一点问题就肯挺身而出,不回避责任。

14.①太宗善于纳谏,能反思己过,鼓励进谏。

②有魏郑公、王珪等敢于谏诤之士。

③太宗能识别并疏远邪人、庸人,使得进谏环境良好,最终形成了良好的谏诤风气。

【解析】

【导语】三则材料共同展示了唐太宗及其他君主在接受谏言和施政上的不同态度。首则描述太宗对谏臣的接纳,尽管会有初怒,但最终反思自身错误;次则展现太宗在具体事务上聆听谏议后的即时行动,而懿宗则不听谏言,导致政治腐败;最后一则从

文档评论(0)

shl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