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4.1课喜看稻菽千重浪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对实用类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培养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
把握文体特点;
2.鉴赏通讯的人物形象;
3.掌握新闻特点
1.把握人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筛选整合信息能力。
(一)作家作品
1、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中共党员。曾任《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电影文学剧本《冯如》等20余部作品。
2、袁隆平: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改革先锋”等称号。他获得了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这是中国首家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
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二)时代背景
写作背景
本文是在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记者写的一篇报道他先进事迹的通讯报告。
一、文本初探:
1、正标题引用了谁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引用诗句作为文章的题目的好处是以凝练精辟的诗句概括整篇文章,可以起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可以彰显作者的文化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2、阅读第二部分——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思考:袁隆平在研究杂交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
①权威论断的否定:杂交无优势;②有些人的嘲笑:对遗传学的无知;③有些学者认为:杂交制种无法应用于生产。
以上三点都是袁隆平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但他并不迷信权威,而是认真分析,勇于创新,大胆试验,用事实证明了他的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
3、阅读第三部分——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思考:面对谣言,袁隆平是抱怎样的态度的?
面对贬斥杂交稻的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袁隆平心平气和,写了一封信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他用事实,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充分地否定了那些谣言,以事实捍卫了科学的原则。
4、阅读第四部分——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思考:这一部分通过几件事说明袁隆平的心愿的?
①一个梦——三个比喻构成排比,写出了袁隆平梦想和希望的美好;
②战略设想——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写出了袁隆平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③两个心愿——“超级杂交稻”合成;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5、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②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⑤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⑥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⑦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6、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
①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②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
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课文第2-3行:“这位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本篇人物通讯的写作特色
(一)、巧设小标题
本文有四个小标题: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饥饿的威胁再退却,
小标题的使用对文章的写作有什么作用?
文章的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一个小标题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从全文来说,在四个部分之间,作者有的地方用了过渡句,使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1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学与练(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第2.2课 红烛-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学与练(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第2.3课 峨日朵雪峰之侧-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学与练(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第2.4课 致云雀-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学与练(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第3.1课 百合花-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学与练(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第3.2课 哦,香雪-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学与练(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学与练(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第7.1课 短歌行-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学与练(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第8.2课 登高-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学与练(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第8单元(1) 丰富词语积累-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学与练(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最近下载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7359-2023微束分析 原子序数不小于11的元素能谱法定量分析.pdf
- 安捷伦1260操作规程.doc
- 2012新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2 - 副本.doc VIP
- 中波广播发射技术解读.ppt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申报材料【优秀范文】.pdf VIP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MHT)结果与分析(20210607175638).pdf
-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饮食文化+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VIP
-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实施方案.docx
- 教学计划(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