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古诗三首(教案)-2023-2024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pdf

22 古诗三首(教案)-2023-2024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2《芙蓉楼送辛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3.通过诗句的内容,感受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体会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2.通过诗句的内容,感受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体会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没错,两位友人在

分别)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对,这就是王昌龄和辛渐。他们分别时说些什么呢?今天,让我

们一起走进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来看一看吧。

2.板书诗题,读题释题(在芙蓉楼送别辛渐)

3..简介作者: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

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

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

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

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二.一读古诗,读出节奏。

1.出示自读要求:

(1)放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冰心”的读音,“芙蓉”的写法。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三.二读古诗,理解诗意。

1.大屏出示自读要求:

1)默读古诗,联系上下文理解“吴、平明、冰心”等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前两句诗句:

1)引导学生理解“芙蓉楼、孤”等词的意思。

2)指名说说前两句的诗意,教师相机评价。

预设: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后两句诗句:

1)指名交流“相问、冰心”等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

莹纯洁。

5.同桌互说诗意。

三.三读古诗,体会情感。

1.同学们,理解了古诗的含义,现在请同学们再读古诗,细细体会,思考:这首诗表达了

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2.学生自读并体会。

3.同桌交流收获。

4.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以及诗人高尚的情操。

5.再读古诗,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

6.练习背诵。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了解诗人在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这样的天气,

清晨送走好友,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希望友人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他来,就

转告他们,他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希望同学们像诗人一样,拥有宽广的胸

怀和坚毅的性格。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搜集王昌龄的其他古诗,进行诵读。

七.板书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不舍孤寂

坚毅乐观

22《塞下曲》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3.通过诗句的内容,了解边塞将士战斗的艰苦和奋勇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2.通过诗句的内容,了解边塞将士战斗的艰苦和奋勇的精神。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这是古时候

的边塞,环境艰苦恶劣,但是战士们却依然精神饱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塞下曲》

来看一看边塞将士的生活和战时状况。

2.板书诗题,读题释题

3..简介作者: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

文档评论(0)

189****9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