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21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21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三黑和土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2.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教学难点:

2.感受《三黑和土地》中“三黑”这个典型的纯朴的农民形象,体会他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后的喜悦之情。

教学过程

一、解题,明背景

导入:同学们,土地是无私的,它孕育着生命,滋养着万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金伞的现代诗《三黑和土地》,去感受土地给三黑带来的改变。

1.作者及背景资料介绍。

苏金伞(1906-1997),现代著名乡土诗人,也是五四运动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46年,《大公报》这样评价他,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1著有诗集《地层下》《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2.读课题,解析人物和土地的关系。

3.了解土地改革背景(解放以前,很多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农民们终年辛勤劳作,生活却得不到温饱。1947年,土地改革运动,终于让农民们翻身做了主人,他们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③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2.带着学习要求自主朗读诗歌。

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想想这首诗可以分成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三、细品诗句,感悟情感

1.细读第一部分,感受农民对土地的情感。

①朗读第一部分,想想有了土地,农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将自己的发现在书上标注出来。

②学生交流发现及感悟

预设1:“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我从这节诗中可以看出农民非常喜爱土地,运用比喻句,将“农民有了土地”比作“旱天的鹅见到了水”,非常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预设2:“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我从这节诗中可以看出农民非常喜爱土地,恨不得尝一尝每块土。

预设3:“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看温暖不温暖,合适不合适”我从这节诗看出了农民非常喜欢自己的土地,恨不得自己变成种子,试试土的温度。

③拓展练笔,想象三黑还会想做什么,仿照诗句写一写。

④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细读第二部分,感悟三黑对土地的情感

①朗读第二部分,抓住关键词句概括三黑在土地上做了什么事情。

第一件事:三黑认真翻地、耙得又平又顺溜、准备播种麦籽儿。指导概括为:翻地、耙地。(4-9节)

第二件事:三黑回忆小时候逮蝈蝈儿的情形,现在他想招呼孩子来自己地里逮蝈蝈儿。指导概括为:忆逮蝈蝈。(10-12节)

第三件事:三黑展望未来的事情。指导概括为:展望未来。(13-14节)

小结:三黑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后,做了很多事:翻地、耙地、忆逮蝈蝈儿,最后还畅想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感受一下三黑是如何看待土地的呢?

②学生交流三黑对土地的态度。

预设:“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从“每一寸”“每一块”可以看出三黑精心整理土地的细节,每一个动作中都流露着对土地的热爱!(第四小节)

预设:又平又顺溜、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简直是一张软床。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体现三黑把土地耙得平整,衬托出三黑对土地的热爱。(5、6小节)

③预设: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的,就想发芽,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从三黑要把这么好的床给麦籽儿睡上,感受三黑对庄稼的呵护与重视,接着想象麦籽儿睡上后生根发芽、丰收的场景,体现出三黑有了土地后的喜悦与幸福感。

3.体会三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①出示第11、12小节诗歌,联系上下文,试着想象一下:听着蝈蝈儿叫,三黑想到了什么?

预设:想到了被地主欺侮的日子,想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今昔不同情形的对比,体现出农民有了自己土地后满足、幸福的状态。

②出示第13、14小节诗歌,引导学生思考:三黑有了土地后有哪些美好向往?

预设:跟人合伙种庄稼,买个小毛驴送粮食、看闺女。

总结:三黑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后展望自己跟人合伙种地,庄稼长得更好、收获更多,收获后再买个小毛驴,体现出翻身做主后的农民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

③出示第15小节诗歌,生齐读,再次感受三黑内心无比的幸福。

四、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1.在中国光辉的历史上,土地改革影响深远,短短几年,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时任《歌曲》月刊编辑的陈晓光曾多次在农村体验生活,亲身感受到了农民有了土地后发自内心的喜悦,于是他激动地写下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词。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边听边勾画农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