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中西汇通思想浅识.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锡纯中西汇通思想浅识--第1页

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浅识

初展

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原籍山东诸城,清·河北

省盐山县人,自幼聪颖,于六经诗文、天文数术,皆精研深究。治学

于医,远溯《内经》、《本草》、近采诸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中

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乃其一生

临床经验和医学思想之结晶。他指出“中西之说皆不可废”,主张“取

西医之所长,以补中医之所短”、“合中西医融贯为一”的中西医汇通

思想,并且认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

在中西医汇通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创造性的贡献。本

文就张氏之中西汇通思想谈一下初步的认识。

1西学东渐,中西纷争,是中西汇通思想产生的时代土壤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医学在我国的传播加快,流行范围日增,影

响愈甚。当时对待西医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是斥西医为异端邪

说,盲目守旧;一是对西方医学顶礼膜拜,妄图消灭中医。但也有许

多以有识之士,虚心学习研究西医,试图“师夷之长”,弥补中医之

不足,形成中西医汇通学派,其中张锡纯为最富代表性的医家之一。

对于中西医相互排斥、相互隔阂的现象,张锡纯深以为耻,大声

疾呼:“医学以活人为宗旨,原不宜有中西之界限存于胸中,中西医

学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应摒弃疆域之见,取长补短,归于一是。”

并评价了中西医各有其优势与不足:“究之平情而论,中医尚理想不

尚实验,故精于人身之气化,而略于人身之组织;西医尚实验而不尚

张锡纯中西汇通思想浅识--第1页

张锡纯中西汇通思想浅识--第2页

理想,故精于人身之组织,而略于人身之气化。”“是以区区之间,以

为当今之世,欲求医学登峰造极,诚非沟通中西不可也。”一般认为,

西医学注重解剖、实验,观察较为准确、细致、精密,但往往缺乏整

体观念,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窠臼;中医重视整体观念、

注重思辨,但往往不够精确,缺乏标准化。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

下,张氏的评价是比较客观、公允的,而中西医汇通思想正是在此基

础上产生的。

2博极医源,融会新知,构成中西医汇通思想的理论基础

张锡纯出生于书香门第,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试秋闱而不售,

遂致力于岐黄之学。远取《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近至清代诸

家,搜阅医书百余种,莫不深思熟读,涵泳体味。自述:“成童时即

留心医学,弱冠后即为人诊病疏方。年过三旬始见西人医书,颇喜其

讲解新异多出中医之外。后又十余年,于医学研究功深,乃知西医新

异之理原多在中医包括之中,特古籍语意浑含,有赖后人阐发耳”。

故张氏兼采中西之说解释生理、病理。如:“中说谓人之神明在心,

故安神之药注重于心。西说谓人之神明在脑,故安神之药注重于脑,

及观《内经》,知中西之说皆涵盖其中也。《内经》脉要精微论曰:‘头

者精明之府’。为其中有神明,故能精明;为神明藏于其中,故名曰

府。此西法神明在脑之说也。《内经》灵兰密典曰:“心者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所谓出者,言人之神明由此而发露也。此中法神明在心

之说也。盖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也。”、“内伤黄疸证(黄

疸有内伤、外感之区别),中法谓系脾有湿热,西法谓系胆石杜塞胆

张锡纯中西汇通思想浅识--第2页

张锡纯中西汇通思想浅识--第3页

汁入小肠之路;或胆管肿胀窒塞胆汁入小肠之路;又有谓小肠有钩虫

者。而投以《金匮》硝石矾石散,莫不立愈。盖矾石能治脾中湿热,

硝石能消胆中结石,二药并用又能除虫及胆管肿胀,是以无论脾有湿

热,胆有结石,肠有钩虫或胆管因热肿胀,投以此方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32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