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实践)(专升本)》小麦田间病虫害调查.pdf

《植物保护学(实践)(专升本)》小麦田间病虫害调查.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保护学(实践)(专升本)》小麦田间病虫害调查--第1页

植物保护学(实践)

小麦田间病虫害调查

一、小麦常见病害

1、小麦锈病

症状:小麦锈病又叫小麦黄疸病,包括小麦叶锈病、小麦条锈病、小麦秆锈

病。秆锈病的孢子零散生于小麦的茎秆和叶片上,呈橘红色,孢子堆较大,最适

宜温度为20℃。叶锈病的孢子堆分散或密集在小麦叶片上,呈红褐色,颜色比秆

锈病淡,孢子堆也比秆锈病小,对温度的要求介于秆锈和条锈之间。条锈病的孢

子堆在小麦穗部和叶片上沿叶脉排列成显著的条斑,颜色为黄色至枯黄色,孢子

堆比叶锈病小、气温在5-15℃时,最适宜发育,气温低于0℃时发育受阻,有间

歇的小雨和雾露天气可助长发育。

防治方法:①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合

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

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可补充因锈菌破坏叶面而蒸腾掉的大量水

分,减轻产量损失。

②种子处理:15%三唑酮湿性粉剂60-100g拌麦种50kg,或11%三唑酮·福

美双悬浮种衣剂145-200g/100kg种子,拌种时将药液稀释,然后将药液喷洒到

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后闷种4-6小时播种。

③小麦返青拔节期后,小麦田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用下列杀菌剂防治:三

唑酮+百菌清;丙环唑,或氟环唑,对水均匀喷雾,间隔8~10天,连喷2次。

2、小麦白粉病

症状: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为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

鞘、茎秆和穗部。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

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

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

枯死。茎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重病株通常矮缩不抽穗。抗病品种可看到

枯斑反应,霉层很小很少,或只有枯斑枯点而无霉层。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

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丰产品种;在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重的地区可

适当晚播以减少秋苗发病率;避免播量过高,造成田间群体密度过大;控制氮肥

用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用量,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②种子处理:15%三

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的0.2-0.3%(有效成分)拌种,或2%戊唑醇湿拌种

剂150-200/100kg种子拌种,或11%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45-600g/100kg

种子拌种,用药剂对适量水,加人种子均匀搅拌,拌种后应及时播种,堆闷时间

过长影响发芽和出苗。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15%三唑酮1500倍液,30%

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发生较普遍时,可用1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倍

液;10%腈菌·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烯肟菌胺乳油2000倍液,对水均

匀喷雾。

3、小麦赤霉病

症状: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

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后根冠随之腐

《植物保护学(实践)(专升本)》小麦田间病虫害调查--第1页

《植物保护学(实践)(专升本)》小麦田间病虫害调查--第2页

烂,轻者病苗黄瘿,重者死亡。

穗腐:小麦扬花时,初在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后扩大至整个小穗,

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黑色小

颗粒;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53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