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docx

兰索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兰索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

?

王文中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兰索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兰索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远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兰索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应用的疗效远优于单纯采用兰索拉唑治疗。

【关键词】兰索拉唑;奥曲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为消化内科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指屈氏韧带上方的食管、胃部、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及胆管和胰腺位置出现的出血现象,可快速进展,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快速且有效止血,而将胃酸分泌快速稳定下来亦为有效措施之一。研究称[1]兰索拉唑可将胃酸分泌快速持久抑制,为治疗消化性出血与溃疡的常用药物,安全性较高。近年来,临床也开始使用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且认为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效果更优。现选取患者90例,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胃镜检查后明确为上消化道出血。排除胃大部分切除者、严重心肝肾重要脏器疾病者;所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为40~76岁,平均年龄为(54.7±6.8)岁;观察组45例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年龄为(55.6±7.0)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补液、抗生素抗感染、营养支持、维持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若有必要输血对血容量予以补充。对照组基于此给予兰索拉唑(成都华西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国药准字治疗,在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添加30mg兰索拉唑,静脉滴注,2次/d,持续7d;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奥曲肽(NovartisPharmaSchweizAG,批号为,在2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添加100μg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静脉注射后再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25μg/h,持续72h。治疗期间对两组生命体征、黑便、尿量及呕血情况等予以密切观察,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24h内停止出血判定为显效,治疗后24~72h内停止出血判定为有效,治疗后72h活动性出血仍存在判定为无效;依据如下标准判定出血停止: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黑便、呕血现象、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血红蛋白未降低;胃镜检查证实不存在活动性出血现象;胃管引流液无新鲜血液引出。统计两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开展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采用χ2检验开展组间对比;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s),采用t检验开展组间对比。P0.05提示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血时间为(1.3±0.3)d,对照组为(2.5±0.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0,P0.05)。

3讨论

消化系统疾病中上消化道出血为常见急症之一,黑便、呕血为主要症状。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原因在于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免疫力低下及机体反应差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常无典型症状,故而漏诊率较高,易被忽视,若未及时有效處理会导致严重预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由多种因素诱发,包括胃黏膜损害、消化道溃疡、胃癌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等,其中最常见的诱因为胃溃疡,特别是老年患者,胃黏膜下血管变细增厚,阻碍血流,对黏膜再生修复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年纪越大,胃黏膜退行性病变越严重,黏膜屏障保护功能也被明显削弱;年龄越大骨关节疾病更易发生,非甾体类抗炎药多常应用且应用时间偏长,导致胃炎、溃疡加重。现代医学在不断发展,临床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治疗效果得以明显增强。研究称[2],内科保守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总有效率为92.1%。

胃内环境呈酸性,pH值过低会对血小板聚集产生影响,不利于形成血栓,对止血效果产生影响;且酸性环境下胃蛋白酶有更强的活性,其溶解、破坏血栓的作用也得以增强,可能诱发再次出血。兰索拉唑属于苯并咪唑衍生物,在酸性环境下可结合于胃壁细胞中H+-K+-ATP酶,并抑制其活性,进而对胃壁细胞离子交换产生影响,

文档评论(0)

南江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