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名词解释若干.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献学》名词解释若干

同等学力研究生《文献学》“名词解释”部分参考资料:

(说明:本参考资料所包括的条目不尽全面,解释当也有不尽人

意之处,望各位同学以此为大致线索,进一步全面准确把握教材

内容,为国考“文献学”部分做好充分准备。顺祝考试顺利!)

第一部分:

《文选》五臣注:唐代开元时五位朝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对《文

选》进行合注,进献朝廷后流行,世称“五臣注”。自南宋以来,《文选》五臣注

与李善注多合刊,称为《六臣注文选》。

六经皆史:中国古代的一些学者认为,六经中《春秋》与《尚书》是史书,而《诗》、

《礼》、《易》、《乐》也源自史官,具有记录历史的性质,因此也都算史书。“六

经皆史”说的集大成者是清代章学诚,这一提法提升了史学的研究价值,拓宽

了史学的研究对象。

疏不破注:疏不破注是训诂学的基本术语之一,指作疏者尽量依照注文的意思

进行诠释,不试图去改变旧注的任何观点,这在唐代成为注释家的基本准则。

疏即正义,是对“注”解释,疏解时一般不突破原注,不另作主张。

“经今、古文”:所谓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今文指的是汉代

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蝌蚪文”),即大篆或籀

书。在汉代,奉行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学者形成不同的教学体系、思想认识

和政治立场,从而形成“今古文之争”,对中国古代学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纬书:汉代的方士和儒生依托今文经义宣扬符箓、瑞应、占验之书,有的与经

义在离合之间,有的则全无关系。因相对于“经书”,故称为“纬书”。谶纬西汉

末及已经流行,王莽曾召集文士对谶纬之书进行一次大的结集。汉光武帝刘秀

就是靠图谶兴起,纬书及其代表的文化在东汉形成极盛的局面。

以训诂代本字:在引用古代文献资料时,常常对古奥艰涩的字句今行译释,为

古文的解释、翻译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有的是对译,有的是意译,有的是增文

译释。

“四部分类法”:大部分中国典籍所采用的主流分类方式,即按照经、史、子、

参校本:指用来和底本对校的版本,可分为主要校本和参考校本。主要校本要

与底本全面比勘,逐字逐句仔细核对,通常选用有代表性的版本,如古本、底

本之外其他版本系统地祖本、与底本同一版本系统但文字差异较大的版本、并

非该系统祖本但与其祖本文字差异较大的版本。底本、主要校本之外的其他版

本则作为参考校本,不必与底本一一对校,可在遇有疑难时备查核参考。

第三部分:

古籍版本学:我国古籍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出现的书籍。古籍版本学的研

究对象是各种形式的古书版本(包括写本、刻本、活字本、套印本等),是一门

研究古籍版本源流演变及其鉴定规律的学科。

书衣:即书皮,是古书外形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指包在古书最外面质地较厚

的上下两层有色纸,起保护作用。

书名页:又名封面、封页、内封、封面大题,指书衣之后题写书名的一页。

扉页:又名护页、副页,指衬在书衣和书名页之间的空白页,常常有藏书家的

题记、跋语。

递修本:古书版本的类别之一,指书版残缺,经过两次以上修补而重新印刷的

本子。

写本:成书时以手写形式流传的本子。一般在唐宋写本、名家写本、佛道写经

卷等较狭小的概念上使用。

抄本:又名传抄本,指根据底本再行传写之本。使用范围较为宽泛。其中按底

本字体行款覆纸摹写的称为影抄本。

石经:将经书刻成石碑即成石经,著名的有东汉“熹平石经”、三国魏“正始石

经”、唐“开成石经”、五代后蜀“孟昶石经”、北宋“二体石经”。

宋代官刻本:官刻书主要有监本和公使库本。监本即国子监刻本,它主要供朝

廷使用,也向社会发卖,内容以经书、史书、医书为多,一般质量较好。公使

库本是宋代各路州军所设招待所性质的公使库刻印之书,质量也较好。

清代家刻:家刻即私家刻书,清代家刻的代表有周亮工、鲍廷博、黄丕烈、叶

德辉等,且多喜刻丛书。

元代坊刻:坊刻即书商刻书。元代坊刻数量多,著名的有张存惠“晦明轩”、刘

君佐“翠岩精舍”、余志安“勤有堂”、叶日增“广勤书堂”,它们大量地刊刻举

业之书、元曲杂剧等。

元代书院本:元代书院十分兴盛,著名的有梅溪书院、西湖书院、象山书院等,

书院刻书一般数量大、速度快、质量上乘。

南北监本:明朝国子监分南京、北京二处,南北监本好篡改、校对粗疏,历来

学者对其评价不高。

藩刻本:明代分封藩王,各地藩府刊刻了三百多种书,著名的有蜀藩、宁藩、

晋藩等。藩刻本刻印俱佳,是明代官刻本中的精品。

版本鉴定的基本方法:有根据牌记、刻工、讳字、原书序跋、后人题跋识语、

藏书印记、著录、书名、卷数、目录、体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学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