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VIP

海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

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谢人惠千叶牡丹

苏辙

东风催趁百花新,不出门庭一老人。

天女要知摩诘病,银瓶满送洛阳春。

可怜最后开千叶,细数余芳尚一旬。

更待游人归去尽,试将童冠浴湖滨。

注:此诗为诗人被贬谪到河南府时所作。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春风骀荡、百花盛开的时节,有人送来一瓶千叶牡丹,于是诗人作诗以表谢意。

B.面对大好春光,诗人以不出门庭老人自嘲,表现心中的愁闷和对世事变化的淡然。

C.诗人用“天女”比送花人,用“摩诘”自比,表达内心苦闷得到别人理解的欣慰。

D.千叶牡丹绽放生姿,诗人怜爱有加,但是细数花期只剩一旬,又难掩内心的愁怨。

16.本诗尾联用典,语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点言志部分,请分析此处用典的效果。

【答案】15.D16.①《侍坐》中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春日畅游的图景;②诗人把“童冠”与游人”对举,表现出寻求志同道合的友人一同享受美好春光的高雅情趣。③诗人用典抒情,表现出对不求仕进、悠游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诗人怜爱有加”错,诗句中的“可怜”是可惜的意思,此句意思是,可惜的是这株牡丹绽放的是最后的芳姿,花期只剩下一旬。表达了对牡丹的怜惜之情。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用典的效果的能力。

①《侍坐》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春日畅游的图景;

②诗中“更待游人归去尽,试将童冠浴湖滨”,诗人由千叶牡丹勾起了游春的想法,但是这些游人并非诗人的理想玩伴,他更愿意在游人离去之后,和“童冠”一起去湖滨游玩。这里的“童冠”是不同于“游人”的,是诗人心中志同道合的朋友。此句表现出寻求志同道合的友人一同享受美好春光的高雅情趣。

③联系注释可知,此诗为诗人被贬谪到河南府时所作。前文也写自己就是一个不出门庭的老人,流露出被贬谪之后的消极情绪。然而友人送来的千叶牡丹使诗人的情绪得到振奋,生发出与朋友游春的想法。诗人用典抒情,表现出对不求仕进、悠游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024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①

苏轼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②,朝露漙漙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④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注:①神宗照宁七年,苏轼由杭州赴密州途中写此词,其弟苏辙在齐州。②摛锦:铺开锦缎。③漙漙:形貌多样。④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由眼前所见所闻写起,描绘出一幅旅途早行图,与序中“早行”二字照应。

B.“渐月华收练”四句运用比喻的修辞,从近到远,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丹青水墨画。

C.“凭征鞍无语”与“相顾无言”(《江城子》)一写回忆,一写梦境,情感不同。

D.全词集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既有形象的景象描写,也有抽象的议论说理。

16.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说任用我就干,不用我就藏。苏轼在这首词中化用了此句,试分析苏轼化用的妙处。

【答案】15.B16.①苏东坡吟“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言任用我还是舍弃我取决于当时的执政者。

②而入仕当官还是隐退山林却取决于我自己的心意。

③体现词人不为时势左右,豁达洒脱的情怀。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从近到远”错,“渐月华收练”四句,月光、山色为远景,晨霜、朝露为近景,是从远处景观写到了近处细微之景,应为“由远及近”。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苏轼化用“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句的作用。回答化用他人诗句的的妙处时,首先要弄懂引用句子的意思以及句中的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引用的作用。

本题,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为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也就是说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此后“用舍行藏”成了儒家文人被动地在入世时对自己的积极鼓励在出世时对自己的安慰。苏轼引用“用舍由时,行藏我”这句话,意思是任用我还是舍弃我取决于当时的执政者,而入仕当官还是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