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实验三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补体是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是抗体发挥溶细胞或溶菌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正常人血清中的补体活性及含量相对稳定,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可发生变化。临床上动态观察血清总补体活性,对一些疾病有辅助诊断的意义。概述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对血清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来观察补体介导的溶血现象,理解补体系统在免疫反应过程中的效应作用,并熟悉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的操作过程及临床意义。实验原理绵羊红细胞(SRBC)与相应抗体(溶血素)结合形成的致敏红细胞可通过经典活化途径激活补体,从而导致SRBC溶解。该反应系统中,当红细胞与溶血素的浓度恒定时,在规定的反应时间内,补体的量及其活性与溶血程度呈正相关,但不是直线关系,为典型的S形曲线。溶血程度与补体含量的关系在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时,补体量的变化不能使溶血程度有显著改变,即溶血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在半溶血(50%溶血)上下时曲线最陡,即使补体含量仅有较小变动时,溶血程度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也就是说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采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要比100%溶血敏感的多,因此该方法又被称为补体50%溶血试验(complementhemolysis50%assay),简称为CH50。以引起50%溶血所需的最小补体量为一个CH50单位,由此可以计算出待测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以U/ml表示。实验材料试剂:溶血素(2U)、2%SRBC悬液、pH7.4巴比妥缓冲液(BBS)、蒸馏水器材:离心机、试管、移液管、恒温水浴箱、722分光光度计、比色杯等标本:待测血清操作步骤1.稀释待检血清:吸取新鲜待检血清0.2ml,加入BBS3.8ml,将血清进行1:20稀释。2.正式试验:取试管10支按顺序编号,然后按照下表所示加入各试剂,将各管混匀,置37℃水浴30min后测定补体活性。试管号BBS缓冲液(ml)1:20稀释血清(ml)2%SRBC(ml)2U溶血素(ml)11.400.100.50.521.350.150.50.531.300.200.50.541.250.250.50.551.200.300.50.561.150.350.50.571.100.400.50.581.050.450.50.591.000.500.50.5101.500.000.50.5理论方法代替方法2%SRBC0.5ml4.5mlH2O++蒸馏水2ml2%SRBC0.5ml+17g/L高渗盐水2ml+2%SRBC0.5ml以上两种方法效果相同,实验中采用后者较为方便使红细胞全部溶血形成等滲50%溶血管3.制备50%溶血标准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