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习题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VIP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习题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单选题

1.646年,日本政府宣布改革“当遵上古圣王之迹而治天下,复当有信可治天下”,孝德天皇与中大兄皇子召集群臣宣誓:“自今以后,君无二政,臣无二朝”“天覆地载,帝道唯一”。这表明改革旨在()

A.奠定儒学的主流地位 B.确立封建伦理道德观

C.强化天皇的统治地位 D.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

2.中东北非是多民族聚居区,阿拉伯帝国的征服运动是以伊斯兰教为旗帜的,因而帝国的民族政策大多是通过宗教原则而体现出来的,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统治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A.按人口多少设置政区下各级官员 B.对犹太教等异教徒实行歧视政策

C.对先进民族文化高度重视的政策 D.苏丹任命穆斯林来担任行省总督

3.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马门(813~833年在位)曾派学者访问君士坦丁堡,向拜占庭皇帝索取希腊古典著作,并将其译成阿拉伯文。马门还在巴格达创立了一所规模宏伟的智慧馆,不仅有穆斯林,还有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及信仰其他宗教的学者在此工作。马门的上述举措()

A.开创了多种宗教并行的局面 B.促进了阿拉伯文明的崛起

C.改变了帝国对外扩张的方式 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4.阿拉伯帝国强盛时期,为适应印度洋的多礁海域,帝国东部流行用木钉和绳索捆绑而成的别具一格的轻型平底船;西部则发明了三角帆,通过调整帆面以充分利用地中海的风力。阿拉伯人的造船技术()

A.适应了远航贸易的运输需求 B.代表当时世界的最先进水平

C.诱发了欧洲的航海探险活动 D.为洲际航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5.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A.货物主要靠船只运送 B.贸易范围几乎是当时已知世界的极限

C.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主要桥梁 D.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贸易

6.15世纪后期,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不再参加临朝听政,国家常务决策交于“御前会议”,此会固定每周召开4次,每次7—8小时,参会大臣包括宰相在内共九人。苏丹若参会则在会议室旁的小隔间旁听,通过纸条向大臣传递意见。这说明奥斯曼帝国()

A.参考明朝内阁制的设计 B.遭遇权臣架空君权的危机

C.为虚位君主制提供借鉴 D.强化君主控制朝政的能力

7.阿拉伯帝国对古希腊的哲学、科学著作推崇备至。他们尤其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感兴趣,并把他们的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加以注释。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A.与古希腊文明有密切交流 B.科技水平曾长期领先世界

C.延续了希腊化时代的进程 D.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

8.世界古代文明多元共生,为人类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下列对文明和财富解读正确的是()

A.①是波斯帝国,城邦形成若干商业贸易中心

B.②是亚历山大帝国,耶莫遗址是其早期村落代表

C.③是古罗马帝国,编纂形成《罗马民法大全》

D.④是阿拉伯帝国,商人从事亚非拉三洲中介贸易

9.公元8世纪,日本在大化改新后,仿效中国的科举制建立了贡举制,及第者可以授予官阶。902年,太政官奏曰:“建法以降,殆向百岁,二色(秀才、明经)出身,未及数十。”10世纪以后,贡举制“唯以历名(以往的名声)荐士,尝不问才之高下,人之劳逸。”“不依门风偶攀仙桂者,不过四五人而已。”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A.大化改新以失败而告终 B.传统政治势力影响犹存

C.贡举制是选官主要途径 D.人才选拔趋于公平公正

10.有中国学者评述说:“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典章,而不用宦官;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而不学缠足;殊不失为明智。”该学者旨在说明日本在学习外来文化时()

A.学习并接受中华文明但并未全盘吸收

B.传播了中国的儒家经典以及辞章之学

C.建立一整套独特的幕府政治统治机制

D.以闭关锁国抵御中国之外国家的影响

11.公元5世纪以来,(阿拉伯)古莱氏人从游牧部落转化为专门从事经营商业的部落,他们从胡扎阿人手中夺取了麦加,其中的商人贵族操纵了麦加的管理机构“马拉”。麦加社会的贫富分化和对立日益加剧,氏族制度只剩下一层薄薄的外壳。这说明()

A.商业发展推动阿拉伯的社会变革 B.麦加地区区国际商业界迅速发展

C.南北阿拉伯人进行了深度的融合 D.各部落更大规模联合的发展趋势

12.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以“智慧之城”自誉的巴格达拥有一大批翻译家,他们除了翻译、研究波斯和印度的科学论文外,还翻译、研究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著作。这一定程度上说明阿拉伯帝国()

A.已经成为世界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