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次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适应性测试)鸦片战争之前,按国际惯例,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以缔约方或第三方的文本作为解决争议的准本。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却以英文文本为准,中法《天津条约》以法文文本为准。此后,以外文文本为准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反映出清政府()

A.丧失与列强交往的主动权 B.逐步接受国际惯例

C.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 D.坚守“天朝上国”观念

2.(2023·八省联考预测卷)《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派人到上海与列强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列强放弃公使进京。清朝官员认为,“进京一节,万不能允”。这说明清政府()

A.主张与外国人平等相待 B.竭力维护国家主权完整

C.拒绝与外国的直接交往 D.仍然固守“天朝上国”尊严

3.有学者指出:“古代的爱国一般与忠君相联系,而近代爱国却日益与叛君相连,由忠君爱国而抑君爱国而叛君爱国,是近代爱国思想迅速演变的轨迹。”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革命主导力量的嬗变 B.启蒙思想的逐渐传播

C.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 D.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

4.1840年8月15日,钦差大臣琦善给英方复函时,放弃“谕”“批”等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此式旋被仿效,成为中国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从12月3日开始,照会中“天朝”两字被悄悄取消,自后成为定例。上述变化()

A.表明中英两国实现平等交往 B.反映中国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C.体现了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 D.折射出传统外交观念的转变

5.1842年7月爆发的镇江保卫战被称为鸦片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清军最高指挥者副都统海龄英勇抵抗,后自尽殉国。道光帝下令“谥昭节,入祀昭忠祠”。而后言官却指出,海龄曾在英军到来前下令关闭城门,滥杀无辜逃难民众13人。这说明()

A.忠君爱国成为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

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客观而全面

C.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物的评价会相应变化

D.评价历史人物应以其最大功绩为标准

6.魏源十分欣赏英国“国中宗室大臣皆坐而议政”之风,在《圣武记》中多次赞誉清朝兴起初期八大王坐而议政之事,将两者等同视为传统“王道”政治的体现。据此可知,魏源()

A.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B.广泛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

C.推崇英国君主立宪制 D.从中国视角解读西方文化

7.(2023·江苏适应性测试)魏源建议设立造船厂制造战船。他认为,“当缮舟舰,练水师”,在武举考试中增设水师一科,“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并且特别提出,出洋贸易的商船,经商家禀请,可派战舰护航,以保安全。魏源的构想()

A.尚未突破“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

B.强调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

C.反映了洋务派专业人才的匮乏

D.着眼于抵抗西方国家海上侵略

8.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列强获得的这一权益是指()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协定关税 D.通商口岸传教权

9.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

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 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

C.力主固守华夏传统 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

10.据史料档案记载,1840年7月,中英第一次厦门之战中,清军殉国的9名士兵的年龄从22岁至59岁不等,其中英军无伤亡。据此可知,清军()

A.兵役体制落后 B.腐败问题较为严重

C.军备废弛严重 D.武器装备悬殊较大

11.《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清政府()

A.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B.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

C.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D.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

12.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认为林则徐禁烟、鸦片被焚和停止贸易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只要惩办林则徐,恢复贸易,中英关系就会自然恢复到战前状态。这表明道光帝()

A.作出结束战争的正确决策 B.仍然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C.逐渐接受近代外交原则 D.尚未认清中英冲突的实质

二、非选择题

8.(2023·八省联考预测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7月,中英第一次厦门之战,清军被打死9名士兵,档案中留下了他们个人情况的资料:

士兵

年龄

身份

家庭情况

中营守兵林喜成

年三十五岁

鸟枪手

母陈氏,妻李氏,子注

左营守兵吴灿生

年二十五岁

鸟枪手

妻傅氏,男顺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