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高一年级历史限时训练本套题测试内容:

高一年级历史限时训练

本套题测试内容:第1课限训

第一部分基础夯实

1.考古研究发现,河北张家口崇礼邓槽沟梁遗址出土的筒形罐,与尚义四台遗址出土的素面平底筒形罐具有相似性;此外,邓槽沟梁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与河套地区海生不浪文化相似,应是受河套地区同类遗存东进影响,邓槽沟梁遗址第四期文化遗存面貌,与龙山时期河套地区永兴店文化也十分接近。这表明当时(????)

A.黄河流域文明水平最高 B.中华文明展示多元特色

C.区域文化呈现交融现象 D.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形成

2.磁山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武安县治河北岸的台地上,C14测定约公元前6000-前5600年间。在遗址中发现的80个窖穴中存有腐朽粟的堆积,有的厚达2米以上,同时出土的还有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以及猪、狗、鸡和鹿、鱼、蚌、鸟类的遗骸,还有碳化的果实榛子、胡桃等。据此推知,这一时期该地(????)

A.逐渐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B.生产方式多元并存

C.产生了最初的华夏文明 D.处于打制石器时期

3.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

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早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

4.公元前6000年前后,地处今河南新郑一带的裴李岗文化,今渭河流域的白家文化,今山东临淄的后李文化,都开始出现共同葬俗、排列有序的族葬墓地,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神崇拜开始出现 B.现实社会秩序显著强化

C.中国各地实现一体化 D.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

5.湖北屈家岭文化是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出土了大量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陶器。高圈足杯的腹壁在晚期出现了绳纹装饰;缸体在中期出现刻花纹和弦纹;陶罐在中期出现弦纹,在后期甚至出现旋纹或双鱼旋纹彩绘。这反映出该地先民(???)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生活水平的改善

C.审美观念的增强 D.粮食产量的提高

6.距今约7000至5000年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陶器、骨器、石器以及稻壳等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由此可知(???)

A.当时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 B.当时中国的大地上邦国林立

C.河姆渡人逐渐向食物生产者转变 D.河姆渡人即将进入阶级社会门槛

7.浦江上山遗址入选了“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该遗址出土了万年稻米,堪称世界稻作农业文明的重要源头。还发现了不同形式的灰坑、灰沟、柱洞及由柱洞构成的木构建筑遗迹。遗址以大口盆、平底盘、双耳罐为典型代表的陶器群代表了一种新发现的、更为原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具有明显的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特征。据此可知上山遗址(???)

A.已经出现中国最早的原始村落B.从事原始农业且生活逐渐稳定

C.即将迈入中国阶级社会的门槛D.开始出现社会贫富不平等现象

8.宝墩文化、三星堆、金沙遗址,相继出土印证了古蜀文明的历史脉络,填补了长江上游古文明研究的空白。其中,三星堆文化和前期的宝墩文化在制陶、石器工艺、城墙修建技术等方面有明显的延续关系,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等在形制、纹饰又与中原、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高度相似。据此推知(????)

A.古蜀文明具有独立性和融合性 B.巴蜀文明影响到中国其他地区

C.巴蜀地区社会结构已高度完善 D.古蜀文明确证为中华文明源头

9.据《史记》记载,“轩辕”所处时代,各个部族相互“侵伐”,轩辕于是习武行兵,征讨好兴不义之战的部族,被各部尊为“黄帝”。黄帝长期“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在行政上“抚万民,度四方”,实现了“万国和”的局面。这反映出(??)

A.只有战争才能实现和平 B.黄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C.交通交往促进民族认同 D.各部落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

10.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氏族部落以更快捷的交通,甚至通过战争来实现对边远地域铜、锡和铅矿等战略资源的控制。夏商周时期,王都的迁徙也多是围绕铜锡矿产地进行。这些行为的主要意义在于(????)

A.保证青铜器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 B.促进中原社会向早期国家的过渡

C.推动中原汉文化向周边地区转移 D.构筑起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新格局

11.据考古发现,晋南地区的陶寺遗址由周长约7公里的夯土城墙包围,城内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大型的宫殿区和墓葬区,繁荣异常。从公元前2300年开始,陶寺先民们在这座古城中生活了近4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