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学习重点: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一、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1898)

1、背景

①政治:《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④思想:维新思想的传播

2、序幕:公车上书

3、开始: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4、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5、失败的表现及其原因

表现:戊戌政变

原因:

(1)客观原因:

①守旧势力很强大;

②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③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2)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的局限性

6、评价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意义(教材103页第二段)

①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②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最大的功绩)

(3)教训: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走不通。

二、义和团运动(1899-1900)

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口号:“扶清灭洋”

评价:(1)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具有局限性:“扶清”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

“灭洋”带有盲目排外性质,带有浓厚的愚昧落后色彩,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3、意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

三、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

1、目的:①镇压义和团(直接);

②瓜分中国(根本)

结果:签订《辛丑条约》(1901年9月)

内容(钱、禁、兵、馆+其它)危害

①赔款4.5亿两,本息合达9.8亿两(钱)加剧了中国的贫困与经济的衰败

②设立东交民巷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馆)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③拆毁大沽至北京炮台,沿铁路线允许外国驻兵(兵)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④禁止华北科考5年,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禁)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3、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注:近代中国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

启示:①落后就会挨打

②中国要强大,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达标检测

1.(2021山东潍坊期末)维新运动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传统功名不高的读书人发动的,阻力重重。但在短短一两年内,维新运动便到达高潮,甚至一度出现“咸与维新”,一些高官也屡屡“赞助”以显自己的“开明”的局面。这表明当时()

A.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B.君主立宪成为社会共识

C.民主科学思想广泛传播

D.广大社会民众充分觉醒

2.(2021海南学业水平测试)《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光绪爷‘载湉小丑’算老几?!他要听康有为的话,毕‘百年’之功于‘百日’,岂非荒唐哉?笑话哉?不待智者便知其不可能也。”这评论了()

A.洋务运动的意义 B.甲午战争的起因

C.戊戌变法的结局 D.辛亥革命的影响

3.(2021安徽蚌埠三中月考)1900年4月,维新派的《清议报》将义和团称为“暴徒”“匪”“乱民”;但自7、8月份之后,却赞赏义和团“赴死军前,曾不返顾”。兴中会的《中国日报》也有类似转变。这反映了()

A.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政治诉求趋同

B.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发生变化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D.近代的报纸致力于宣扬民主思想

4.(2022天津静海一中月考)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清朝大臣刚毅却说:“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他们对义和团的不同描述主要是由于()

A.所见所闻不同 B.社会阅历不同

C.时代观念不同 D.立场视角不同

5.(2021湖北麻城一中期中)《东京朝日新闻》评论:“由于战争而被嗤笑为弱兵的清兵,在天津城防御战中是如何地勇敢,被联军伤亡之惨重所证明。”《日本》新闻也如此评论:“吾人在数日的战斗中确认清兵不可辱。以战争之清兵推测今日之清兵,是极大的错误。”据此判断,以上评论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6.(2021江苏泰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