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程标准: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学习重点:
新中国的成立、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难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过程
基础知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召开: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开。
(2)内容:①确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建国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背):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3)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背景:
(1)继续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2)财政经济面临巨大困难
(3)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安全危害。
2.措施
(1)土地改革
①背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依据: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结果: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④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发展了农业生产,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①打击对象:投机商人
②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③实质:争夺市场领导权。
④作用: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站稳了脚跟,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稳定了物价、市场;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3)抗美援朝
①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②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结果: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④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二、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背景
(1)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政治上不承认的政策。
(2)国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急需进一步巩固,经济上积贫积弱,百废待兴。
2.外交任务:打破外交封锁,获得外交承认,在维护主权独立的前提下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政权巩固拓展国际空间。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
外交方针
内容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
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
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一边倒”
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新中国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4.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
(1)目的:和平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
(2)结果①朝鲜问题因美国阻挠未达成任何协议。②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
(4)历史影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坚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所起的积极作用。
5.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
①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并写入两国的协定。
②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6.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
(2)特点: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3)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docx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提升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docx
- 第十四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考点突破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docx
-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习题 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docx
-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专项训练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docx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同步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习题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docx
-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docx
-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docx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习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docx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