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传染病、战争、饥荒”
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
这其中最悲剧的是传染病,由传染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比战争、饥荒死亡的人数要多。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
有些疫病毁灭了一个村落,
有些毁灭了一个城邦,
有些甚至毁灭了一个文明。
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疫病
《说文解字》说:“疫,民皆疾也。”
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泛指流行性的传染病,区别于普通病。
一、历史上的重大疫病与影响
天花、鼠疫(黑死病)、霍乱
1.天花。是古老的传染病之一,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但是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
在我国历史上天花有许多名称,如虏疮、豆疮、天行斑疮、天疱疮等。大约出现于汉代,晋代有流行的记载,唐宋时益多,元明以来尤为猖獗。
天花(Smallpox)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唯一一个传染病。
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天花的影响:
1900~1909年,俄国因天花死亡50万人。
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带来了天花,2000-3000万原住民在约100年后只剩下不到100万人,被史学家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
大清朝建国267年,始终有一个幽灵盘旋在王朝上空,那就是古代谈之色变的传染病:天花。
相比其他朝代,比如明朝,清朝像是被天花下了诅咒一般,不仅满清皇族天花肆虐,在清朝12位皇帝中,
据明确记载就有两位皇帝:顺治和同治帝都死于天花。
清朝还有两位“麻子”皇帝:康熙和咸丰,这些脸上的坑坑点点就是出天花后留下的伤疤。天花成为大清皇族一个无可回避的生死考验。
在古代,流传有一句话:“生下孩子不算成,出了天花才算全。”可见当时天花对人的伤害力有多强。
在满清皇族中尤其严重。在顺治的十四个儿女中,四个皇子,五个皇女都死于天花,几乎只有一半的儿女存活下来。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满清入关后第一代皇帝,1661年死于天花。
同治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清朝第十位皇帝,1874年死于天花。
董鄂妃:清朝孝献皇后,世祖对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1660年死于天花。
伊丽莎白一世: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女王,1603年死于天花。
2.鼠疫(黑死病)。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病死率极高。
公元542年爆发的查士丁尼鼠疫,断送了罗马帝国复兴的希望,一天就有5000到7000人,甚至上万人不幸死去。
第二次大规模鼠疫,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亡,其中2500万为欧洲人。
西方学者认为它已成为“中世纪中期与晚期的分水岭”、“标志了中世纪的结束。”
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许多学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
经历黑死病后,欧洲文明走上另外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原来看起来非常艰难的社会转型因为黑死病而突然变得顺畅了。因而它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二、人类与疫病的斗争(措施与成就)
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
1、改善公共卫生条件防控疫病:
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
出现大量防治疫病的方法
2、古人已经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
预防
→→救治
跟随历史来探索人类与重大疫病之间的斗争历史
三、中医药的成就
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和总结,对中华民族繁衍、生存、发展贡献巨大。
《黄帝内经》书影
张仲景像
张仲景祠,又称医圣祠。坐落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城区东关温凉河畔,是为纪念东汉时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建祠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伤寒杂病论》书影
《本草纲目》插图
《本草纲目》插图
《本草纲目》书影
(明)针灸铜人
通高213厘米,这件铜人是明人依宋制仿造的。铜人全身共有666个针灸点,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教学和考试的工具。
时间
作者
成就
世界地位
《黄帝内经》
中医学奠基之作
《伤寒杂病论》
奠定中医临床医学
基础,被医家誉为
“万世宝典”
《本草纲目》
是对16世纪以前中药学的系统总结,被称为“东方药物宝典”。
李时珍
张仲景
东汉末
明代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四、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西医学是在欧洲古代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之后,逐步建立起近代和现代医学体系,然后从欧洲走向世界。
19世纪初,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传入中国。1842年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西方医学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