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件:说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pptx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件:说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武义县实验中学廖秀群

通过了解青铜器制造的高超工艺和所需的大量劳力,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通过看文献、图片、视频解读青铜器文明、甲骨文造字特点,理解利用史料获取历史信息的史料实证方法。通过史料学习,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强大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落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学了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后从经济、文化角度让学生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共同反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易接受感性直观事物,教师提供合适的图片、视频适时引导、启发,加深学生的历史理解,增强学习兴趣,树立主体意识,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青铜器的成就和制作工艺、甲骨文的地位和造字特点。以青铜器与甲骨文为落脚点认识夏商西周的灿烂文明学法:教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课前准备:①布置学生观看视频《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②每组一个资料包,含文物的文字素材、照片、卡纸、贴纸、导学单等。③准备一个展板,用于成果展示。

探秘青铜王国铸就国之重器追寻甲骨记忆感悟国之印记感悟文明璀璨传播国之文化教学过程壹贰叁

探秘青铜王国铸就国之重器壹

2020年8月14日陕西宝鸡(号称青铜器之乡)出土的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143件精美青铜器,65件一级品,带我们破解3000年前的历史记忆。新课导入

资料卡青铜器是铜、锡、铅三种金属按一定比例混合高温冶炼而成,质地坚硬不易损坏但易氧化。制作出来时一般是金黄色,现在看到的青绿色其实是被腐蚀氧化后的颜色。也有例外,如越王勾践剑、河南信阳的青铜饮食器皿,都是金灿灿的。

大家好,我是四羊方尊,我最美~~我是司母戊鼎。我最重!我是利簋。我非常重要,我肚子里有武王伐纣的史料呢!我是毛公鼎。我非常有内涵。我肚子里装的铭文最多!

如果会说话的国宝还有微信朋友圈,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每人选一国宝,设置好微信昵称和头像,以国宝口吻发一条朋友圈。要求图文并茂,内容、字数不限。每组挑选出最好的1个作品上台展示。时间5分钟,以点赞人数多少定胜负,全班每人有三次点赞(爱心贴纸)机会。发微信朋友圈,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上课,用现代方式诠释古代文明,既贴近学生生活,也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整理、应用资料能力。

选我,选我,选我……

探秘青铜王国追寻甲骨记忆粘贴处成果展示粘贴处

假如时光倒流,你成为商朝一位武将,一天内可能会接触到哪些青铜器?梳洗上班饮食祭祀娱乐

兽面纹凤鸟纹动物纹几何纹其他纹饰青铜器的纹饰繁缛的纹饰更能彰显青铜文明的博大精深。

追寻甲骨记忆感悟国之印记贰

画面中的层层网线,象征“记忆的年轮”,表现出对甲骨文文化传播的美好前景。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 ——郭沫若国际上把王懿荣发现“龙骨”刻辞的1899年作为甲骨文研究的起始年。王懿荣(甲骨文之父)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猜字——猜猜我是谁?月人山上下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休……

临字——看看谁画得最像!

创字——比比谁最有创意?老从猜字、临字、创字三个环节中了解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让学生学会用研究的眼光看待生活,爱上学习。车女男

感悟文明璀璨传播国之文化叁

2019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习近平主席致信说,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文字刻骨千年传文化铭心永不衰纵横五千年历史,穿越茫茫星辰,这些厚重的文字,横竖撇捺,或多愁善感,或铮铮箴言,已融化于中华儿女的血液滚滚流淌,传统文化之根已深植中华儿女之心。

有了甲骨文,中华文化就有了传承与记录的工具。经过发展演变,从祖先的心里,流淌在我们的指尖。此刻,我们书写的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划的刻在骨头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

请同学们用橡皮泥捏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青铜器”。课后作业:谢谢XIEXIE聆听

司母戊鼎司母戊鼎,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6厘米,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