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祭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7分)
材料一:
《乡土中国》一书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和“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最深刻简约的提炼。柳诒征的《中国礼俗史发凡》,从历史上考察礼俗的源流和沿革,也认为古代中国“以礼为立国根本”,提出了礼俗为中国文化的特色。这两部著作的问世,说明不论是从社会学还是从历史学出发,都分别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揭示了前现代中国社会所具有的礼俗社会特征。此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土中国》《中国礼俗史发凡》两部著作从社会学、历史学出发,
揭示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礼俗特征。
B.礼和法都是行为规范,但维持两者的力量不同。法靠国家的权力维持,
礼则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维持。
C.礼治秩序是乡土社会的管理秩序,也是中国文化绵延不断、被世界文
化史公认传承力最为强劲的原因。
D.《乡土中国》的创造性在于它从具体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原创概念,然
后通过叙述事实,使分析鞭辟入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有多种见解,其中“礼”是能够进入社会管
理层的社会制度。
B.乡土社会具有稳定性,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传统习俗就是一种
礼的制度。
C.费孝通通过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儒道文化对比等,来突出中国乡土社
会的鲜明特征。
D.《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著述,具有生动活泼、亲切宜人的风格,这体
现了它的现代意义。;1;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佐证材料一所提及的有关《乡土中国》观点阐述的一项是(3分)
A.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礼记》)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1;4.如何理解“礼治秩序”?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4分);5.根据材料内容,概括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的价值。(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7分)
材料一:
礼治社会并不是???文质彬彬,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并不一定是文明的或是慈善的,也可能是含有野蛮与残酷的行为规
范。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与条件下,杀人也是符合“礼”的。
B.礼与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是维持礼与法
的机构不同,法律要依靠国家来维持,礼则不需要。
C.礼治似乎是一种在人们自觉意识下自动形成的秩序,实际上是在社会
的发展中经过教化而主动迎合成规的结果。
D.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满足了以传统应付生活的条件,且变迁更迭较为缓
慢,因此它的秩序就可以依靠礼治来维持。;;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举颜渊问仁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法律制度是从外部约束人的,而礼
治是人们经教化过程,主动地服于成规的。
B.材料一将“礼治”与“人治”对比,说明“礼治”与“人治”有本质的区别,
因为“礼治”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的,而“人治”是依靠个人好恶来维持的。
C.材料二中,作者认为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出发,“礼治”是建立于伦理道
德基础之上的。而这种伦理道德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说教是不同的。
D.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中国人来说,礼大于法,比法更
能约束中国人,且成为中华文明的关键因素。;;;8.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礼”的一项是(3分)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B.逢国家大事要行祭祀之仪,祭祀的对象包括天地、社稷、祖先等。
C.古代官员逢父母去世,不归乡,仍然在朝为官。
D.对长辈晨昏定省,冬温夏清。;10.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