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pdfVIP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

易,继而大难。

此文为湖南中医学院彭坚先生回忆其伯父训示其入中医之门的肺

腑之言。特摘之,示后学。

“为什么一开始学医,我就让你苦读《伤寒论》?清末陆九芝说

过: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

易,继而大难。’

学习任何一门新知识,总是最初接触的东西印象最深,这叫先入

为主。《伤寒论》是中医的临床圣典,言简意赅,朴实无华,不奢谈

理论,紧扣临床实践,把一个疾病从开始到完结的全部过程,有序地

展示出来,以错综复杂的文字,归纳了疾病千变万化的各个方面,完

美地、灵动地、全方位地表达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是中医第一部理法

方药俱备的临床著作,是中医临床思维科学的典范。中医的生命,不

在于做学问,在于能看病;

看病的本领,不在于记住了多少方子,在于会辩证。‘认证无

差’,是遣方用药最重要的基础,是中医临床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先

让《伤寒论》占据了你的思维空间,让辨证论治在你脑海中深深扎下

根来,就牢牢掌握了中医的核心和灵魂。但是,历代注家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不妨甩开他们,直面仲景,感受原文,直接领会和吸取他

的原始思想,这将受益终身。

学中医可以从《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启蒙书入手,先

易后难,循序渐进;也可以从《伤寒论》入手,先难后易,高屋建瓴。

循序渐进,是培养一般人才的方法;高屋建瓴,才是造就临床高手的

途径。对你,我取其后者。至于《黄帝内经》,涉及的知识过于庞杂,

又不能直接用于临床看病,不可读得太早,以免陷了进去,迷失方向。

到四十岁以后,有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生阅历,才能真正读懂。

学医要从一家之言,取百家之长。例如,清初的三大国医:叶天

士,张石顽,吴谦,皆有煌煌大著,都是临床高手。《临证指南医

案》、《张氏医通》、《医宗金鉴》,任选一种,‘执一部书可治天

下病’。叶书难读,因为全是医案,要一个个揣摩研习,但叶氏临床

经验之丰,古今无人企及;张书深邃,病无巨细,都能找到治法,并

且规矩井然,可备案头参考;吴书通俗,一病一方,疗效可靠,平易

稳妥,最适合作家传师授的教材。

此外,妇科有《傅青主女科》,儿科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

诀》,外科有《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眼科有《审视瑶

函》,针灸有《针灸大成》,都是本学科的杰出著作,可师可法。其

它如张景岳、徐灵胎、陈修园、陈士铎、吴鞠通、王清任、程钟龄、

唐容川、张锡纯等医家,都对临床作出了突出贡献,其著作不可不流

览,然而,要从中选择一、两家,读细、读精、用熟,以作为自己临

床的‘安身立命’之本,再旁采诸家,以弥补一家之偏。切切不可博

览群书而终无依托,泛舟学海而流散无穷。(注:郑钦安医学三书,

亦不可不读!)

学医要善于‘夺人之长’。夺谁的长?古人、今人,古今名医已

经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中医有个特点,就是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有

时更重要。一名医生个人的智慧、阅历、生命毕竞有限,治病完全靠

自己在临床中摸索总结,几十年也熬不出头,要学会把别人的经验拿

来,为我所用,最终变成自己的经验。中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古今

名医写下了大量总结临床经验的文献,这是学西医的人所没有的优势,

学中医的人有书读,要读书,还要有一双‘慧眼’,识得真货,更要

有一份胆识,看准了就用。

古今名医著作中介绍的效方,大部分是可靠的,但有时也难免掺

杂水份,或有夸大不实之辞,拿来用过,有效,成我囊中宝物,无效,

弃之亦不可惜,久而久之,就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经验。总之,只要

怀着谦虚之心,好学之志,偷学的本事,实施的勇气,多读书,勤实

践,善将别人的间接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直接经验,就能打破常规,很

快成才。

学医要抓住方剂这个核心。中医的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方

是中心,是灵魂。一首好的方剂,往往组方严密,层次井然,充满了

辨证法,充满了结构美。象阳和汤的刚柔相济,六味地黄汤的动静得

宜,使你不得不由衷佩服古人构方的技巧。张仲景的200余首经方,

至今效如桴鼓,古今数十万首方剂,无不凝聚着创方者的心血。学方

要潜心领会其风骨精神,用方要尽量使用原方,决不能自以为聪明,

画蛇添足,随意加减,否则,必将破坏原方的疗效。

打个比喻,一首古代名方,犹如一首优美的古诗,一幅千古名画,

更象一座古代建筑,如果你不能领略其中的情趣,信手涂鸦,还自鸣

得意,固属浅薄;倘若随意拆梁换柱,增损加

文档评论(0)

洞察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博士生

认证主体 宁夏三科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500MABW4P8P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