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辨标本虚实肺胀总体为本虚标实。发作期偏于标实。缓解期偏于本虚。后期本虚与标实并重。辨脏腑阴阳早期: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主。病位在肺、脾、肾。后期:气虚及阳、或者阴阳两虚。以肺、肾、心为主。辨病邪性质外邪:风寒、风热。内邪:亦或痰浊、痰热、水饮、血瘀。治疗原则标实者: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降气化痰;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甚至开窍、熄风、止血等法。本虚者:治以补养心肺、益气健脾为主。或气阴双调。或阴阳兼顾。正气欲脱时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具体治法:祛邪宣散:兼有外感者。化饮:脾肾阳虚,水饮内蓄,水气上逆者。兼外寒者—外散表寒、内逐水饮。清热:风寒化热或痰热内盛。化痰:痰盛,甚则痰迷心窍—化痰为治。痰热壅肺—清肺化痰。寒痰阻滞—温化痰湿。具体治法:扶正益气:肺脾气虚,或有脾虚。气虚血瘀—益气活血。养阴:肺肾阴虚;或阴虚内热者。温阳:脾肾阳虚。阳虚水泛—温阳化饮同时应用。纳气:肾不纳气而见呼多吸少、动则气喘。兼肾阴不足—养阴与纳气合用。皱肺:稳定期以此法持续服用,减轻病情,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具体治法开闭:用于痰壅气塞、痰迷心窍而见神智不清者。寒痰阻闭—温阳开窍或益气开窍;热痰阻闭—清热开闭。固脱:用于脱症见胸高气促、额汗如珠、四肢厥逆等症—回阳固脱为主。痰浊壅肺症状:胸闷气短、喘息稍劳即重、咳嗽痰多、畏风自汗、脘闷倦怠、舌暗、苔腻、脉滑。治疗: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症状:咳嗽喘急、胸满气粗、痰黄或白、粘稠难咳、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烦躁口渴、溲黄便干、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或滑数治疗: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痰热郁肺痰热内盛、胶粘不易咯出—加鱼腥草、栝楼皮、海蛤粉、风化硝。痰鸣喘息不得卧—加射干、葶苈子。痰热壅结,便秘腹满者—加大黄(不可过剂以免伤正)。痰热津伤,口干舌燥—加花粉、知母、芦根。痰蒙神窍
症状:神志恍惚、撮空理线、烦躁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肢体瞬动、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舌暗红或淡紫;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数。治疗:芳香开窍涤痰熄风—涤痰汤加减痰蒙神窍痰涎壅塞气道—加猴枣散0.3-0.6g/次tid。肝风内动—加勾藤、全蝎、羚羊粉0.3-0.6g/次。兼溲赤便秘—紫雪丹。血瘀明显—加丹参、桃仁、红花等。热伤血络—加水牛角、生地、丹皮、紫草珠等。阳虚水泛症状:面浮肢肿、腹满、心悸、咳喘、咯痰清稀、脘腹痞胀、纳谷减少、畏寒、尿少、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细。治疗:温肾健脾、化饮行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阳虚水泛水肿明显—加沉香、黑白丑、万年青根。万年青根甘苦寒,有毒,口服易发生呕吐,灌肠未发现付作用,用量3-9g煎汤,鲜者用30g。血瘀明显—加泽兰、红花、丹参、北五加皮。肺肾气虚症状: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咳嗽胸闷、痰白如沫、咯吐不利;心悸、汗出、形寒;舌淡或黯紫、脉沉细虚数或结代。治疗: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肺肾气虚肾气虚为主—平喘固本汤。肺气虚为主—补肺汤。病情稳定阶段—长服皱肺丸。正虚喘脱症状气短息促、喉中痰鸣如酣、心悸、汗出、四肢厥冷、面色晦黯、唇甲紫绀、舌淡紫黯、神志淡漠或神志不清治疗: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参附汤加减加减:面青烦躁、汗出肢冷—加服黑锡丹3g。外寒内饮症状:喘咳胸闷、痰多粘白泡沫、干呕、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脉浮紧。治法:温肺散寒、降逆涤痰—小青龙汤加减外寒内饮外感已解而咳喘未除—去桂枝,麻黄用蜜炙。饮郁化热—小青龙石膏汤兼清肺热。痰浊壅肺明显者:苏子降气汤:降气化痰平喘—偏温。三子养亲汤:理气豁痰平喘—偏降。六君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