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宗教与仪式;第一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CONTENTS;一、宗教的含义
早期人类学家泰勒认为宗教是“对精神存在的信仰”。
当代学者格尔兹关注象征和仪式行为,认为宗教是一个“象征体系”。
斯皮罗认为宗教“包含与文化所假定的超自然存在相互作用的文化模式化的一套体制”。
二、宗教的总体类型
-杨庆堃划分为制度化宗教和普化宗教两个类型。
-制度化宗教:有严格的组织、仪式、经典和教义,如天主教。
-普化宗教:信仰活动融入日常生活,没有明确组织和教义。;三、人类学的宗教研究;(一)研究方法的特点;(二)理论研究途径;四、超自然存在的分类;(一)主神信仰;(二)祖灵信仰;(三)非人精灵信仰;五、信仰维系的适应策略;(一)祭司;(二)萨满;第二节仪式与巫术;CONTENTS;一、仪式;(二)仪式的特征;(三)仪式过程及其解释;1.生命仪式
-出生、成年、结婚、死亡等仪式帮助个体从一种社会身份转变为另一种,消除忧虑和危机。
-以非洲恩丹布人成年礼为例,通过分离、阈限、交融,实现男性成年,强调仪式对于社会认同和团结的作用。;2.强化仪式
-强化仪式用于确保已经存在的秩序、价值、社会关系不受生老病死等因素影响而衰弱。
-时节性宗教仪式象征强化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价值观之间的联系。例如,汉人社会的春节增强了家族、社会的凝聚力。
-仪式强化认同,信仰和秩序,带来个人的安慰、超脱感,以及群体的团结。;二、仪式与象征;(二)象征的意义;三、巫术与宗教;第三节社会中的宗教;CONTENTS;1.宗教的生态暗示;重新解读亚洲宗教传统的生态智慧;二、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研究;1.依靠神圣;2.伦理准则;3.奖惩;四、宗教与社会变迁;1.本土主义运动;2.船货崇拜;3.宗教混合主义;4.千禧年运动;本章要点总结;THEEND;第十六章文化展示
;第一节人类学与口述;CONTENTS;口述的本质特征和主要手段;(一)作为原始资料的口述;(一)口述传统;(二)口头传统研究法;第二节文化撰写;CONTENTS;人类学是一门从田野中获得知识的学问。民族志是建立在田野工作中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
人类???家从事田野调查,之后要写出一部作品,描述那里的文化,这就是人类学的文化撰写。
起初,人们认为民族志只是人类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后来,人类学界普遍认为,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的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成果。;一、文化撰写的三种模式;(一)“传送带”——现实主义民族志;(二)“深描”——解释人类学民族志;(三)“多声道”——后现代主义民族志;二、文化撰写的建设性认识;第三节影视人类学;CONTENTS;01;1.什么是影视人类学;2.民族志电影的实践特点;2.1开山作品;贝特森和米德的实践(1936-1939年);加德纳的《死鸟》(1963年);超越观察电影的新方向;鲁什的真实电影风格(cinemaverite);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历史演进;二、民族志电影的拍摄原则;3.影视人类学的新取向;第四节艺术解读;CONTENTS;一、艺术的文化转换;(四)结构主义的艺术研究
结构主义关注艺术形式背后的象征意义,列维-斯特劳斯的面具研究强调不同类型的相互关联。;3.艺术的意义;小结;本章要点;民族志的田野工作与口述资料;人类学的文化撰写;文本与影像的差异;人类学研究艺术;THEE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 课件 第9、10章 游猎、游耕与游牧; 乡村与城市.pptx
-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 课件 第16、17章 文化展示、人类学的应用.pptx
-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 课件全套 第1--17章 人类学要义第一节何为人类学---人类学的应用.pptx
-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1、2章 人类学要义第一节何为人类学、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pptx
-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3、4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人类体质的属性.pptx
-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5、6章 考古与博物、田野研究的特征.pptx
-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7、8章 田野调查方法、沟通的意义.pptx
-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11、12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濡化、社会化与涵化.pptx
- 人类学概论(第四版)课件 第13、14章 族性与社会分层、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