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精神对大学生启示.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联大精神对大学生启示

西南联大精神对大学生启示「篇一」

熔西南联大之精神,铸当代大学之脊梁

我想大家对于西南联大也许并不陌生,在略读了《联大八年》、《西南联大行思录》、《未央歌》等书籍之后,对于联大精神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溯既往,七十余年前的中国大地倭寇横行、暴力肆虐,尸骨遍野,欲致我民族于亡国灭种之境地。时清华、北大、南开三校之精英乃辗转长沙,最终会集西南重镇——昆明。以挥汗如雨,联袂为云之志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是一所真正的大学,存在前后不过九年,却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建校于抗战之时,校外风雨如晦,战乱频仍;校内经费奇缺,条件恶劣。联大的校舍出奇的简陋,除图书馆是瓦顶,教室是铁皮层顶外,宿舍则用茅草覆顶。学生的穿着就更简单了,多数是褪了色的黄制服,天气冷了就加一件黑棉大衣,遮住了补了又补

,缀着一层层各色补丁破褂子。然而联大师生弦歌不断,笔耕不辍,治学不止。当物质条件极其贫乏时,正是精神的光辉滋养着奋斗不息的心志,激励着联大人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培养出对国家和民族作出卓越贡献的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等约8000人。

七十年弹指而过,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而联大精魂永存。在中华民族踏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之时,在当代高等教育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之时,在时代发展对现代大学生寄予了更高期望之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难道不该继民族发展为己任吗?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发展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机遇时期。所以,把国家命运和个

人命运联系起来,共同发展,便是一种责任。有了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方能成就小我,成就大家,成就一个国。

我们所就读的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能源基地——安徽淮北市

。这里师资力量雄厚,学风浓厚。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一所普通的二本类院校,

远比不上清华、北大那样的一流大学。可是我想说,自习室里奋笔疾书的身影,我看到了;思源广场早晨朗朗的读书声,我听到了;课堂上老师的博学多才,我领略到了。不要过多的埋怨外在条件,也不要羡慕别人所取得的成就,看看自己究竟做了多少?走在行知路上,我思考着自己的大学四年应如何度过?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辜负“当代大学生”这几个字。七十年前,在联大的校园里,莘莘学子挨着冻

,受着饿,仍然挑灯夜读。而如今的我们,处在安逸生活中的我们,作为淮师大的一员,我们有什么资格荒废光阴,我们有什么理由消极怠慢。“刚毅坚卓,求真务实”是联大师生书写的不朽精魂。“博学慎思,励志敦行”是淮师学子应永远追寻的精神,若干年后,我们会为淮师留下什么,我们会为社会留下什么,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留下的只是精神的光辉一脉相承,代代发扬。

大学之为之大学,首先在于它是一种精神存在。著名教育家,前北大校长蔡元培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百家之学府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时代的背景是不断改变的,而时代的使命却一脉相承。虽然今天的时代与西南联大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深沉的爱国心和赤子情仍然是中华民族的情感核心。面对日新月异的现在竞争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可预测的风险所

带来的发展阻碍。当代大学生应刚毅坚卓,求真务实,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现代大学的全面建设,化爱国热情为报国之志,化报国之志为强国之举

。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资源,是对西南联大精神在当今时代最好的诠释。

姓名:xx学院:班级:

联系方式:邮箱:

西南联大精神对大学生启示「篇二」

“七七事变”爆发,日本攻占北平、天津,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组成西南联大的前身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由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又于1938年2月迁入云南,正式更

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课,直至1964年月宣布结束,设立时间共8

年整。它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2000余人。抗战胜利以后,西南联大解散,北大、清华、南开分别迁回北平、天津复校。

当年的物质条件不可谓不寒酸:学生宿舍无一砖一瓦,全是夯黄土为墙,堆茅草为顶,窗户没有玻璃,仅有几根树枝聊以象征。绝大多数师生经常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不时还要在敌机轰炸下逃生。可是当年的西南联大,在三不管的地方,坚守大学理学,主张:“教授是大学的灵魂”,教师为爱国而教,学生为救国而学,吃红薯干,点桐油灯,以苦为乐,励精图治,弦歌不坠,为人师表,人格独立,沉潜专注,甘于寂寞。一言以蔽之:“推进科学民主,传播教育与学术,走出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涌现出大批真正的知识分子,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众多建国需要的优秀人才,而她的学生把她的种子洒遍了世界各地。反思今日,是不是我们的条件太优越,抱怨太多,精神过于贫乏,西南联大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