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堂练习-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堂练习-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明朝中期起,思想界出现新变化,下列有关思想家及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A

顾炎武

致良知

B

黄宗羲

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

C

王守仁

格物致知

D

董仲舒

存天理,灭人欲

A.A B.B C.C D.D

2.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王守仁因忤宦官刘瑾而遭贬谪贵州龙场驿,从此开始了他20余年的书院讲学实践活动。王守仁逝世后,各地王门弟子或建书院,或立祠宇,或办讲舍,都以传播、弘扬师说为己任。王阳明及弟子的活动(???)

A.呼应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B.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保存

C.开启了儒学世俗化进程 D.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3.某位思想家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该思想家的上述主张是(???)

A.强调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 B.带有强烈的保守主义倾向

C.蕴含着格物致知的实践论 D.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

4.清朝道光年间,四川《内江县志要》记载:“沿江左右,自西徂(cú,到)东,尤以艺蔗为务。平日,众夫力作,家辄[雇]数十百人……辘轳(压榨甘蔗)煎煮(蔗汁),昼夜轮更。其壅资工值(利润),十倍平农。”据此可知当时(???)

①制糖业有雇佣劳动????②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形成

③已经出现手工工场????④多种经营增加经济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明清之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中从轧棉到织布,一般都以家庭经营为主,但棉布织成之后,农家小户虽可以自己染布,但质量无法保证。踹布是棉布染色之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也非普通农家二三劳力可以操作。于是染色便由染坊和踹坊来完成。这一现象反映出(????)

A.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加深 B.传统自然经济在逐渐解体

C.传统经济形态正逐渐转型 D.农村已出现新的经济因素

6.清中期,朝廷开始大规模查缴、销毁宋元以来触犯专制权威、指责时政的书籍碑刻,以及记述清入关之前史实和明末清初史事的著作。这样的做法旨在(????)

A.抵制印刷术的传播 B.巩固大一统秩序

C.规范民间文化市场 D.打压儒学的发展

7.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 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8.明中后期至清初,出版的有关辨银、秤银的书籍增多,例如《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商旅门银色》《辨银谱》《银谱》《平秤市谱》《辨银谱总论》《幼学杂字银色门》等。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

A.白银货币化带来新问题 B.商品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C.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D.赋役折银损害商人利益

9.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它以中板为主,融会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一历程主要反映(???)

A.故土情结助推文化传承 B.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交流

C.商路畅通带动文化传播 D.艺术形态彰显文化魅力

10.下图的主题突出反映了(???)

清代《升平乐事图》局部(注:①魁星②鳌)

A.艺术作品带有时代印记 B.科举文化影响世俗生活

C.商品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D.清代文人追求意境情趣

11.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12.据学者研究,元代的文人多对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在《全元散曲》等文学作品中充斥着远离尘世、流连山水的隐逸思想,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都写过这类主题。这一现象(???)

A.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 B.说明主流价值观发生异变

C.促进了传统戏曲创作的成熟 D.受到文化政策变迁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