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课件——第五节 绝经前后诸证.pptVIP

《针灸治疗》课件——第五节 绝经前后诸证.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其 他 治 疗 ☆耳针   取肾、内生殖器、交感、神门、皮质下、内分泌。每次取2~3穴,毫针刺或埋针、压丸法,隔日1次。左右耳交换治疗。 ☆皮肤针 用皮肤针在颈项部、头顶部、腰、骶部、小腿内侧、内关。重点叩刺百会、大椎、肾俞、腰部、骶部、三阴交、内关。中等强度刺激,由上向下反复叩打4~5遍。每日1次。 预防:逍遥散+六味地黄丸 中医药治疗 小剂量尼尔雌醇等,以补充卵巢分泌不足,减轻各种症状,但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并定期检查,若出现子宫出血,必须及时就诊。 功: 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预防血管硬化、预防和抑制骨质疏松、延缓衰老 过: 可能与子宫内膜癌、乳腺癌有关 激素替代疗法(HRT) 1、?绝经前后诸症是对女性生存质量及生殖健康影响较大的功能性疾病,不能单纯从生物医学模式上研究,应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探讨。 2、肾虚是主要的病机,中医的辨证论治有特色、有优势,应重视心理疗法的重要性。 3、HRT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小 结 绝经前后诸症 龙某,女,48岁。2004年1月12日初诊 。 患者近1年来月经不规则,周期先后不定,经期4-6天,经量比前减少。半年来烘热汗出,以早上为明显,皮肤痒,以四肢为明显,伴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头晕耳鸣,情绪不宁,性交疼痛。末次月经2003年11月20日。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 案 例 以上病例的主诉是什么? 烘热汗出,皮肤痒6个月 绝经前后诸证: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烘热面赤,进而汗出,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腰背酸痛,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 概 念 ?1、?发生于特定的年龄阶段(45~55岁)。? ?2?、症状多样复杂,月经不调、烘热、出汗及情绪变化是最常见的症状。 3?、病程长短不一,数月至数年不等。? 4、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外因) 性格内向,精神脆弱,或受到精神创伤、严重生活挫折者,往往易于出现症状 。 发病特点 我国平均绝经年龄是: 49.5岁;世界平均年龄是:50-51岁。 。 1.对应病名:围绝经期综合症 2.产生机理:卵巢功能衰退、下丘脑和垂体功能退化。 西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病史: 发病年龄多在45-55岁,若在40岁以前发病者,应考虑为卵巢早衰。要注意发病前有无工作、生活的特殊改变;精神创伤史及双侧卵巢切除或放射治疗史。 诊 断 2.临床表现: 月经紊乱,潮热汗出和情绪改变是最早出现的典型特异性症状。 月经及生殖器变化:月经频发或稀发,不规则流血,闭经。生殖器萎缩,骨盆底及阴道周围组织逐渐松弛。 植物神经、心血管症状:阵发潮热,汗出。伴有心悸、气短、胸闷、眩晕或短暂的血压升高或降低。 精神神经症状:易激动,烦躁易怒,或无故悲伤啼哭,不能自我控制。此外,尚有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等。 诊 断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等是否萎缩,宫颈及阴道分泌物是否减少。 辅助检查:性激素的测定、阴道脱落细胞涂片的检查、盆腔B超(子宫及卵巢的形态)。 3.辅助检查: 诊 断 历史沿革 古代称“脏燥”、“百合病”、“年老血崩” 汉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妇人于四旬外,经期将断之年,多有渐见阻隔,经期不至者……” 女子七岁,肾炁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炁平均,故真邪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阴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素体阴虚 肾阴亏损 房劳多产 素体阳虚 过用寒凉 肾阳不足 病因病机 肾水不足以涵阳肝木 肾水不能上济于心 肝肾阴虚 心肾不交 肾阳虚惫不能温煦脾阳 脾肾阳虚 病因病机 本病肾虚为本, 心、肝、脾功能失调为标 本病辩证以肾阴阳之虚为主,治疗以调治肾阴阳为大法;在诊治过程中,若涉及他脏者,则兼而治之。 辨证论治 肾阴虚型:经断前后,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燥咽干,或心悸怔忡,情绪不稳,易喜易忧,或心烦易怒,胸闷胁胀,月经周期紊乱,量少或多,经色鲜红,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肾阳虚型:经断前后,头晕耳鸣,腰痛如折,神疲倦怠,形寒肢冷,脘腹满闷,腹冷阴坠,小便频数或失禁,带下量多

文档评论(0)

青柠职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从业10年,专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