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律讨论中国古代音乐学的一种新范式.docxVIP

乐律讨论中国古代音乐学的一种新范式.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乐律讨论中国古代音乐学的一种新范式 浙江省艺术研究院黄大同博士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化与梦溪笔架理论》(2009年10月版)是近年来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部特别著作。这本书是黄大同先生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 几经修订、润饰而成。该书以研究沈括《梦溪笔谈》律论为中心, 于“律数”后面的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哲学展开了充分的挖掘与讨论, 可以说这是一本研究古代乐律学的专著, 也可以说是研究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专著。这就是它的特别之处。因为特别, 也就显得有特别的学术意义。 沈括 (1031-1095) 是北宋的科学家、政治家和文人, 沈括写下如此多“律数”文字, 起因于北宋开国初年雅乐的重建。《宋史·乐志》 (卷126) 一开始就记述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乐律讨论”: 有宋之乐, 自建隆讫崇宁, 凡六改作。始, 太祖以雅乐声高, 不合中和, 乃诏和岘以王朴律准较洛阳铜望臬石尺为新度, 以定律吕, 故建隆以来有和岘乐。仁宗留意音律, ……故景祐中有李照乐。未几, 谏官、御史交论其非, 竟复旧制。……故皇祐中有阮逸乐。神宗御历, ……故元丰中有杨杰、刘几乐。范镇言其声杂郑、卫, 请太府铜制律造乐。哲宗嗣位, ……故元祐中有范镇乐。徽宗锐意制作, 以文太平, 于是蔡京主魏汉津之说, ……故崇宁以来有魏汉津乐。2937-2938 与此息息相关的是宫廷雅乐的作品、乐器、宫调、表演、道具等都需要作“继往开来”的建设: ……宋初, 命俨仍兼太常。建隆元年二月, 俨上言曰:“三、五之兴, 礼乐不相沿袭。洪惟圣宋, 肇建皇极, 一代之乐, 宜乎立名。乐章固当易以新词, 式遵旧典。”从之, 因诏俨专其事。 (《宋史·乐志》卷126)2939 按理说, “乐律”部分只是宋初雅乐重建的一部分, 它的关键之处在于它决定了音乐基本乐理 (律高、音阶、旋宫等) 。但问题的复杂性远不是今天可以想象的。雅乐在中国古代有着久远的历史, 雅乐制度背后也蕴含着深厚的古代文化。雅乐的音乐形态只是一种“器”的表现, 音乐形态背后的深藏着华夏文化的“道”。“形而下”的“器”的建立, 需要“形而上”的“道”的依据和支撑, 没有“道”, “器”则无从立。 所以, 北宋理学家程颐 (1033-1107) 曰: 律者, 自然之数。先王之乐, 必须律以考其声。尺度权衡之正, 皆起于律。律管定尺, 以天地之气为准, 非秬黍之比也。律取黄钟, 黄钟之声亦不难定, 有知音者, 参上下声考之, 自得其正。” (《宋史·乐志》卷131引)3056 这场雅乐的重建涉及悠久的华夏文化历史、涉及诸多如《易经》、《尚书》、《周礼》、《仪礼》等经典, 又涉及汉以来著名经学大师如孔安国、孟康、郑玄、贾逵、杜预、韦昭等人的阐释。文化层面上的深奥, 致使北宋一朝著名学者纷纷参与其中, 除沈括之外, 尚有范仲淹、胡瑗、程颐、周敦颐、张载、蔡京等朝廷一流学者。 沈括的“律数”文字, 据黄大同先生研究, 最初是在他早年给欧阳修等朝中大臣进献的《乐论》中已有之。37今天所见沈括“律数”文字见于《梦溪笔谈》和《补笔谈》 (统称为《梦溪笔谈》) 。由于沈括科学家兼文人的见识和心胸, 《梦溪笔谈》包揽内容十分丰富, 按“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等列有17个门类, 就音乐方面来说, 就有羯鼓、杖鼓、圆钟与扁钟、应声、《霓裳羽衣》、论律数、燕乐二十八调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梦溪笔谈》叙述的“律数”主要有6条, 黄大同《中国古代文化与〈梦溪笔谈〉律论》 (以下称《黄著》) 研究的主要也是这6条。6条律学文字的内容要点可概括如下: 1.“六吕之间复自有阴阳也” (《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 2.“八八为伍” (《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 3.“汉志言数” (《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 4.“六十甲子有纳音” (《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 5.“《史记·律书》” (《梦溪笔谈》卷八“象数二”) 6.“律有实积之数” (《补笔谈》卷二“象数”) 在这6条律学文字中, 有属于“生律法”方面的律学基础理论, 也有属于古代阴阳五行方面的哲学理论。前者属于“器”, 后者属于“道”;更有“器”和“道”两者之间联系、贯通的理论叙述。三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又包含着正和误、是和非、深和浅等各种枝节, 又渗透着沈括纠谬、补充、辩证、探索等论述特点。与许多古代乐律学家、音乐家不同, 北宋沈括是一位科学家。一个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一个科学家的智慧和眼光, 当他把目光视向“律数”时, 他思考时所出现的概念、逻辑、指向、结论, 也闪现出与众不同的思想光芒。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界, 对于沈括这些律论, 它既属于较为冷门的“律学”基础理论, 又牵涉如此多的阴阳五行哲学的论述, 过去少有人去接触探究。可以说, 黄大同先生的研究跨进了这块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