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作文得分点完全解密 切题 .pdf

中考语文 作文得分点完全解密 切题 .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切题 【得分点关键词】切题 【得分点要诀】审清题目,切合题意 1.得分点概述 综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绝大多数都把“切题”“扣题”摆在了最前头。扣题写 作可以说是中考作文的第一要务。在作文评分标准中的相关表述,有许多省市如北京、 黑龙江、河北、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 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的首要标 准。切合题意,你的文章才是合格的,才有可能跻身优秀之列。 中考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 离题意。据此,阅卷老师给予各类作文不同等级的分数。 2.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住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我们将独词式话题扩展成短语 并以此作为写作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比如,以“感恩”为话 题作文,有同学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 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地围绕题目展开。 二是下笔扣题打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 有一满分作文 《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 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 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 “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 然地就此展开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描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以根据题目 拟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间。比如,满分作文 《“和谐”画展》一文,以参加 “和 谐”为主题的画展为内容,描述了“我”精心准备的三幅画:“婴儿哺乳图”、“泪眼 蒙胧图”、“夕阳搀扶图”。作者分别以三幅图为小标题,着力描述了各图的内容。这 样,保证文章始终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 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要扣回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比如,2005年上 海市有篇中考满分作文 《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 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 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岁 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的品味空间。 3.失分会诊 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 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比如,对话 题“借口——弱者的托辞”,一些同学大谈有时候借口也能寻求心理平衡,降低心理压 力。这样一来,将“借口——弱者的托辞”这个话题变成了话题“借口”,只顾及了话 题中的一部分,造成了整体偏离话题。 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也 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这样很容易出现行文离题的问题。比如,对半命题“窗外 的 ”,有篇作文填题目为“窗外的美景”。文章描述生动,文采飞扬,结构清晰,材料 1 丰富。但是,作者只是在文章前半部分写“窗外”,中间提出:“那么窗内又是怎样的 呢?”然后过渡到写“窗内”。整篇文章的重点就是写“窗内”。很明显,由于作者写 作的随意性,导致文章偏离了题意。结果,文章被评为三类下。 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不包括导语等)或者“话题”,而无视导 语的限制,这也是造成离题的一个原因。比如,2005年北京市中考作文 “开端”一题, 导语中有“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的要求。如果你的文章既不是叙述你的经历, 又没有用你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事例,也没有写出你个人的见解,那么,你就离了题。 4.提升要诀 第一,认真审题。这一步中,有几点要特别注意:一是要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 “要 求”部分,决不能轻易放过其中的若干限制。二是要读懂题目或者话题的真正含义。三 要读懂题目包含的感情色彩。 第二,提前规划。在动笔之前,先要将文章的构思想清楚,表达什么样的主题,选取哪 些材料,材料呈现的先后顺序及详略处理,开头、结尾怎样写等等,尽量想细一些。然 后拟写出写作提纲。这样,以有效地避免思维和写作的随意性。 第三,及时补救。写一段话后,要注意回头审视本段或本部分的中心话题是否合乎主旨、 合乎题意,是否遵循了提纲所预设的写作思路。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