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5.180.10E 11备案号:27463—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601-2009代替 SY/T 5601—1993天然气藏地质评价方法Geological estimation method for natural gas reservoir2010-05-01实施2009-12-01发布发布国家能源局
SY/T 5601-2009目次-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2术语和定义3 α天然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评价4.1区域地质特征4.2气源层评价4.3储气层评价4.4盖层评价4.5圈闭评价4.6地质综合评价中心#中4.7天然气藏特征5天然气藏地质评价报告编写附录A (资料性附录)基本数据表·参考文献
SY/T 5601—2009前言本标准代替SY/T5601一1993《天然气藏地质评价方法》。本标准与SY/T560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规范了天然气藏地质评价工作内容,完善了天然气藏地质评价方法的技术要求。强调了统一性原则,尽量与SY/T 6285《油气储层评价方法》、SY/T 5520《圈闭评价技术规范》、DZ/T 0217《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保持一致性。细化了天然气运移聚集成藏条件研究的条款。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规定了天然气藏地质评价附图、附表的具体内容。强化了天然气藏地质评价工作中必须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充分认识天然气藏地质特征。厘定了生气强度的计算公式,简化了天然气演化史的叙述。调整了天然气藏地质评价的结构,增加了明确的小标题。引用了更多新的技术规范。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鸿斌、谢继容、司徒明、文龙、宋蜀筠、张丽霞、刘新社。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 5601—1993。I1
SY/T 5601—2009天然气藏地质评价方法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气藏地质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勘探阶段天然气藏的地质评价,未知区天然气藏形成的可能性及其规模大小的预测也可参考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Y/T 5520E圈闭评价技术规范SY/T 5748岩石中气体突破压力测定SY/T 6168气藏分类SY/T 6285油气储层评价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natural gas reservoir天然气藏单一圈闭中具有统一压力系统和统一气水或气油界面的天然气聚集场所。3.2评价单元evaluation unit研究认识的基本对象,本标准以气藏作为评价单元。4天然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评价天然气藏的形成及其规模受多种地质条件控制,主要取决于气源层、储气层、盖层、圈闭、运聚和保存等条件及其相互的配置关系。天然气藏形成地质条件评价应充分利用地震、测井、综合录井、测试及各项化验分析资料,在单项评价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4.1区域地质特征应明确评价单元的区域构造位置,描述所在盆地或者构造带的性质、构造特征及演化史、沉积特征及发育史、水文地质条件等。4.2气源层评价4.2.1气源判断充分研究天然气、吸附气及凝析油,以及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气源对比,结合区域石油地质特征综合判断气源层及天然气的成因类型。1
SY/T 5601--2009多源气藏,应确定主要气源层和次要气源层。4.2.2气源层特征确定气源层的层位、岩性、厚度、分布面积、有机质丰度、母质类型、热成熟度,并给出等值线图或分区类别图。4.2.3生气强度应给出生气强度(单位面积生气量)等值线图。生气强度按式(1)计算:D=H-p-C·Rg(1)式中:D.生气强度,10°m3/km²;H有效生气岩厚度,km;生气岩密度,10°t/km²;0C--生气岩残余有机碳,用百分数表示;R-残余有机碳恢复系数;-单位有机碳产气率,m3/t。g4.2.4天然气演化史根据生气强度计算公式,计算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烃源岩的生烃量,分析有机质演化史,确定天然气的主要生成时期。4.3储气层评价按照SY/T6285的规定执行。4.4盖层评价4.4.1盖层的突破压力按照SY/T 5748 的方法测试盖层的岩石突破压力P(MPa)。4.4.2盖层的物性测试盖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按照SY/T 5748 的规定评定盖层封盖性能。4.4.3盖层的岩性及厚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N_T 3170-2012葡萄皮尔斯病菌检疫鉴定方法.pdf
- SY_T 0524-2016导热油加热炉系统规范.pdf
- SY 6426-2005钻井井控技术规程.pdf
- YDT 1457-2006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业务控制点(SCP)设备测试方法(CAMEL3).pdf
- NYT 878-2004兰花(春剑兰)生产技术规程.pdf
- QCT 795.1-2007道路车辆 乘驾室用空气滤清器 第1部分:粉尘过滤测试.pdf
- SN_T 4288-2015Optimum Intrasect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pdf
- NY_T 562-2015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pdf
- SN_T 4634-2016茶黄蓟马检疫鉴定方法.pdf
- QX_T 298-2015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柑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