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 6589-2004建场测深法勘探技术规程.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5. 180. 10E11SY备案号:14070--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589—2004建场测深法勘探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ong offset transientelectromagnetic method200411-01实施2004-0703 发布发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SY/T 6589—2004目次前言范围1规范性引用文件23术语和定义4方法功能与应用条件+技术设计5 6野外采集..1野外资料验收8.资料处理与解释建场测深法发射源布设记录班报格式附录A(规范性附录)建场测深法测点布设班报格式附录B(规范性附录)建场测深法操作员记录班报格式,附录C (规范性附录)1一 SY/T言建场测深法(也称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法,long offset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自 20 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应用以来,先后在国内十余个地区开展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特别是在油气构造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建场测深法在原理、方法技术、仪器系统、野外采集技术和资料处理、解释等方面都日趋完善,已发展为一种成熟的勘探技术。为规范该技术并更好地发挥建场测深法的作用,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物化探事业部。本标淮起草人:何展翔、刘雪军、董卫斌。I SY/T 6589—2004建场测深法勘探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场测深法技术设计、野外采集、资料验收、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油气建场测深法垂直磁场分量勘探。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Y/T5171石油物探测量规范SY/T6055石油重力、磁力、电法、地球化学勘探图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起始记录时间 the beginning time of recording以同步发射信号逆变点为标准确定的信号记录起点时间。4方法功能与应用条件4.1 方法功能4.1.1主要用于局部目标详查,也可用于普查。4.1.2用于研究目标体电性特征,为推断岩性提供依据。4.2应用条件4.2.1电性目的层能够产生足以被分辨的异常。4.2.2天然噪声和人文干扰水平不会对建场过程产生难以控制的影响。4.2.3地形条件满足建场测深发射和接收装置的布设要求。5 技术设计5.1 技术设计的编制5.1.1技术设计应以地质任务为依据。5.1.2同一地区由几个单位同时施工,应编制总体设计。5.2技术设计编制前的准备工作了解测区内的地理、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勘探程度并收集相关资料;组织测区踏勘,了解施工条件(地形、交通、居民、地表及电磁干扰等情况);根据测区内的钻井、电性资料进行正反演分析。5.3测网的设计5.3.1二维探测时,建场测深线、点距规定见表1。 SY/T 6589-—2004km表 1二维探测时测点密度表测线距比例尺测点距1. 00~2. 00≤0.201 : 25 0001 : 50 0002. 00~~4. 000. 20~0. 50≥0.501 : 100 0004. 00 ~8. 005.3.2 三维探测时,全区线、点距应一致,规定见表2。km表 2三维探测时测网密度表测线距比例尺测点距1 : 25 0000. 20 ~0. 500. 05~0. 201 : 50 0000. 50 ~1. 000. 20 ~0. 505.3.3施工中所获资料表明原设计的测线长度不足以完成地质任务时,应延长测线。5.3.4测区范围内发现有意义的异常应加密测点,确保在异常部位不少于三个测点。5.3.5测区内设计测线宜与已知地震测线重舍,宜通过已知钻孔。5.4'观测范围的设计5.4.1观测范围受发射源AB端接地点处的辐射线限制,辐射线相对于供电线的交角为150°(参见图1)。发射源3150*150观浏区+-测线测点垂直磁或线阁图1建场测深法观测范围及测点布设示意图5.4.2最小收发距Ymia由式(1)估算:Vmin.Ymin ≥3 X 10-3Smx · Htax ·(1)I. Lab · q式中:Smax观测面上最大探测深度范围内的总纵电导值,S;Hmx一最大探测深度,m;-观测信号的最小有效值,mV;AVmin-发射源的实际长度,m;Lah -一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 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