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3158-2017二点委夜蛾测报技术规范.pdf

NY_T 3158-2017二点委夜蛾测报技术规范.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B 16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3158—2017二点委夜蛾测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recast technology of Athetis lepigone ( Moschler )2018-06-01实施2017-12-22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3158—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北省省植保植检站、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杰、姜玉英、刘莉、纪国强、邱坤、徐永伟、叶少锋。一 NY/T 3158—2017二点委夜蛾测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二点委夜蛾主害代(即二代)在夏玉米田发生危害情况的预测预报方法,其中包括发生程度分级指标、成虫诱测、幼虫系统调查、幼虫及其危害普查、越冬虫源普查、预报方法、测报资料整理和汇报。本标准适用于二点委夜蛾的调查和预报。2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发生程度分级指标以二点委夜蛾幼虫虫口密度、被害株率为依据,同时参考发生面积比率确定发生程度,划分为5级,即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各级具体指标见表1。表1二点委夜蛾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轻发生偏轻发生中等发生偏重发生大发生发生程度(1级)(2级)(3级)(4级)(5级)虫口密度(Y),头Y1000.5Y≤5.05.0Y≤20.020.0Y≤50.050.0Y≤100.01被害株率(X),%0.5≤X≤2.02. 0X≤5. 05.0X≤10.010.0X≤30.0X30发生面积比率(Z),%Z5210Z20Z20Z303成虫诱测3.1灯诱4月1日开灯,9月30日结束。灯具设在常年适于成虫发生的场所,要求其四周没有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挡,无强光源于扰。选用自动虫情测报灯(或普通黑光灯),灯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1.5m,需每年更换一次新的灯管。每日统计一次成虫发生数量,分雌、雄(二点委夜蛾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记载,记录当晚的气象要素。结果记人二点委夜蛾灯诱结果记载表(见附录B的表B.1)。3.2性诱诱测时间:5月15日至7月15日。选择常年适于成虫发生的场所设置,选用钟罩倒置漏斗式诱捕器,诱捕器设在准备种夏玉米、长势旺盛的小麦田或田边垒沟,分别以三角形或水平线设3个诱捕器,诱捕器相距至少50m,离地面1m左右或比植物冠层高出20cm~30cm。诱芯(二点委夜蛾性诱剂组分和含量参见附录C),每30d更换一次。每日调查记录每个诱捕器内的诱虫数量,结果记人二点委夜蛾性诱结果记载表(见表B.2)。4幼虫系统调查4.1调查时间调查时间在夏玉米出苗至9叶期,每3d调查一次。4.2调查地点调查田块选前茬为小麦且麦秸、麦糠多的夏玉米田3块,田块面积不小于0.33hm²,固定为系统调查田。1 NY/T 3158—20174.3调查方法每块田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调查点应包括麦秸、麦糠集中堆积处或麦秸、麦糠多的玉米苗。调查时,扒开玉米植株周围15cm内的麦糠和麦秸,查找幼虫,分龄期计数。同时,调查受害玉米植株数,调查结果记人二点委夜蛾幼虫系统调查记载表(见表B.3)。由于调查破坏了害虫栖息生境,下次调查应重新选点。5幼虫及其危害普查5.1普查时间当系统调查大部分幼虫为2龄~3龄期时,立即组织一次普查;防治后或幼虫进人高龄(危害终止时),再进行第二次普查。5.2普查地点普查田块选前茬为小麦、田间有麦秸和麦糠覆盖且生育期在9叶期以下的夏玉米田,普查区域涵盖本县(区、市)各乡镇,各乡镇依当地夏玉米种植面积多少定普查田块数,一般调查田块不少于20块,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取样数应占玉米总田块的5%以上。5.3普查方法第一次普查重点调查虫口密度和危害情况,每块田随机取5点,每点调查10株,调查记载虫口密度、被害株数和死苗数,结果记人二点委夜蛾幼虫发生危害情况普查记载表(见表B.4)。第二次重点调查并估算不同被害株率的发生面积、化学防治面积、补种面积及改种面积,将调查结果记入二点委夜蛾幼虫危害面积普查记载表(见表B.5)。6越冬基数普查6.1普查时间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每年调查时间相对固定,6.2普查田块选当地末代二点委夜蛾主要寄主作物田(如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甘薯等)未翻耕的休闲田,每种寄主田不少于5块。6.3普查方法每块地随机取5点,兼顾地边和中间,每点取样面积不少于5m²。扒开枯叶、秸秆或杂草处,调查记载幼虫和虫董数量。根据普查情况估算虫源越冬面积。结果记人二点委夜蛾冬前基数调查表(见表B.6)。7预报方法7.1发生期预报7.1.1期距法在一代成虫出现始盛后,按当地卵、1龄~2龄幼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 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