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VIP

《蜀相》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蜀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诗,我们要掌握古代诗歌阅读炼字的技巧。 2.学习本诗,要理解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深沉情感。 3.学习本诗,要总结出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掌握古代诗歌阅读炼字的技巧。 2.以本诗为例,总结出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导入新课 在盛唐的万千气象中,有这么一位诗人: 他立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满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信进入入世。饱经沧桑后,即便自己“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时,面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实,他仍旧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就是杜甫。 学习过程 任务一 课前学习汇报 1.作家作品介绍预设 唐代诗人。字子美。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 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2.背景复述预设 代表作:“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几经辗转,理想破灭,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在好友严武的资助下,他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建造茅屋,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蜀相》便写于这一时期。 3.诵读指导 ①朗读诗歌,要注意节奏,本文节奏采用“二二三拍”为佳; ②初读时,要根据前置学习揣摩情感; ③课堂学习后,诵读时要争取做到情感与作者共鸣。 任务二 赏析品味诗句 一、赏析首联“城乡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赏析首联中的“寻”与“柏森森”。 “寻”,动作,表明意图,要寻找诸葛词,体现了一种急迫的心情; “柏”直而高,象征着诸葛亮伟岸挺拔的形象;“森森”有肃穆之意,象征着诸葛祠庄重肃穆的氛围,也有冷清之意。 首联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二、赏析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此联中“自“和”空”两字一用,境界全出。试作简要分析。 映阶碧草,春色满祠堂;黄鹂隔叶鸣叫,婉转动听。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本是让人愉悦欢快的。 “自”和“空”的使用,意味顿变,春草自绿,黄鹂空动听,无人欣赏,写作了武侯祠的冷清,衬托出作者独自一人赏景时的形单影只、孤寂与伤感。 “空”和“自”的妙处就在于沟通了景与情,达到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效果。 2.考点提炼: 古诗词中这一类分析诗歌字词的题型,称为炼字类题目。那这一类题该如何来做答呢? 3.辨析解题方法: ①释字义。解释需要鉴赏字词的通俗意义。 ②绘景象。将字词放入对应的诗句中进行描绘,描绘结束,要总结景物特点、意境特点。 ③明手法 ,析情感。点出字词所采用的手法,并分析诗人抒发的情感。 我们用刚才所学的方法来赏析颔联。 ①“自”是“徒自”的意思,“空”是“空有”的意思。(释字义) ②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景色没人欣赏,武侯呕心沥血的功业已被人遗忘,写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绘景象) ③以乐景衬哀情。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武侯功业被人遗忘的惋惜。(明手法 ,析情感) 三、赏析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诗意:刘备三顾茅庐咨询平定天下的计策,辅助两朝,创业治国,竭尽臣子忠心。 赏析:使用典故,概述了诸葛亮定大计帮助刘备开创基业和辅佐刘禅匡济艰危事迹,表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赏析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如何理解“出师未捷身先死”。 诸葛亮北伐中原,功业未竟,病死于军中,让人扼腕叹息。表现了作者对武侯悲剧结局的惋惜之情。 2.探究“英雄”的含义。 这里的“英雄”,可以是独指,即作者自己;也可以是群指,即诸葛亮之后像他一样满腹才华却又功业难成的有志之士,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作者自己。 尾联议论,抒发了作者对孔明功业未竟而病死结局的惋惜和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任务三 课堂情境探究 探究1.以本诗为例,探究怀古诗的结构。 明确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情 示例:《蜀相》 临古地:诸葛武侯祠 思古人:诸葛亮(蜀相) 忆古事:辅助两朝,创业治国,竭尽臣子忠心 抒己情:对诸葛亮的赞美与悲剧结局的惋惜,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探究2.以本诗为例,探究怀古诗中古与今是如何连接的。 诸葛亮(古) 杜甫(今) 时代背景 战争频频,动荡不安 安史之乱,战争不断 理想抱负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现实处境 三顾茅庐,辅佐两朝 怀才不遇,有治世之才,仕途坎坷 最终结局 出师未捷身先死 壮志未酬身先老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事业未竟的痛惜; 抒发了自身壮志难酬的悲愤苦痛之情。 作业: 请大家下去背诵《蜀相》,预习

文档评论(0)

150****15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