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1.docxVIP

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1.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标 1. 能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 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写。 教学重点 能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能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教学难点 能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能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引出“家乡风俗” 1.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课文,说说这些文章和古诗都介绍了哪些风俗。 2. 交流预习内容:围绕家乡风俗,你搜集到了哪些资料,了解到了哪些风俗?你最感兴趣的风俗是什么? 节日风俗:守岁、猜灯谜、赛龙舟、乞巧、登高 饮食风俗:吃五色糯米饭、吃田螺、饮菊花酒 人生礼仪风俗:做百家衣、抓周、行冠礼、送红鸡蛋 民间艺术风俗:剪纸、做泥塑、扭秧歌、做风筝、唱山歌 二、确定习作内容,明确要求 1. 启发选材:通过搜集资料、采访家长或回忆参加过的风俗活动,谈谈你对家乡的风俗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或者新的感受。(可以围绕风俗的由来、内容或活动形式、寓意、人们对这种风俗的看法等方面来介绍) 2. 梳理所选择的内容: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风俗或参加过的风俗活动,依次写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3. 先小组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要求学生先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风俗或参加过的风俗活动是什么,然后再依次说说感兴趣的内容。 在交流之后,提示学生可以对自己之前写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修改。 4. 确定写作内容:如果请你介绍感兴趣的风俗或参加过的风俗活动,你想详细介绍哪些内容?在刚才的表中标注出来,并说说为什么。 学生标注后,进行交流。 5. 小结学生交流情况,并提出本次习作的任务:“离家三里 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 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们在介绍家乡风俗的时候,如果能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一定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结合“交流平台”,学习“抓住重点” 1. 自读“交流平台”,学习写法。引导学生思考:老舍先生写《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写? 2. 全班交流,学习“详略安排”。 预设1:能表现北京独特风俗的,莫过于这几天了。 预设2:这几天可以说是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小高潮,所以要详写。 预设3: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了。 3. 习得写法:每一种风俗,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要根据自己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确定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4. 学生拟写习作提纲。 教师: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你对刚才列出的感兴趣的风俗内容,以及想详细介绍的内容,又有哪些新的想法?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次调整你的习作提纲。在括号中标出哪几部分详写,哪几部分略写。 5. 学生交流习作提纲。 6. 教师小结:我们介绍一种风俗或者写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都要先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和别人最想知道的内容,想好要详写的内容,其他内容就可以略写。这样写出的文章,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 7.引导:除了把重点部分描写具体,我们还可以融入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例如: 直到扛起龙灯的灯板,我才反应过来,我已成了迎龙灯队伍中的一员。前方的龙头在人群的簇拥下出发了,龙身也跟着动了起来。一开始,我走得像乌龟一样慢,觉得吃力,但走着走着,人们的热情感染了我,我扛得也越发卖力了。 四、出示范文和学习提示。 学生自主读范文并思考:小作者是怎样抓住重点,并写出这种风俗的特点的? 年集 过了腊八,尤其是接近年关的集市,被称为“年集”。赶年集是老家的重要习俗之一。每逢年集,家中的大人便会忙活着置办年货。对小孩子而言,能买一串糖葫芦,或是买一些玩具,便觉得十分幸福啦!人们在集市上期盼着,寻找着,忙碌着,快乐着,年味儿也就出来了。(巧用排比:通过四个结构相同的短语,写出了人们在集市上的各种状态,烘托了赶年集的节日氛围。) 肉市最热闹。“看一看,瞧一瞧,新鲜的猪肉嘞!”商户们热情地吆喝着。平时省吃俭用的老一辈,在外辛苦工作的大人,纷纷因为这热乎飘香的猪头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而驻足。只见大家都挤在自己最中意的那块肉前,顾不上注意案板上的油是否会弄脏自己的新衣服,争先恐后地把手里的钱塞给商户。(抓取细节:抓住了人们买猪肉时,“挤”“塞”等动作,写出了人们买年货时的热闹。)“老板,这块小排我要了!”“再来两个前肘!”浓重的年味儿,在人们争先恐后的喧闹声里,在商户洪亮的贩卖声里。 干果炒货是招待亲朋好友时不可或缺的万能小吃。一到过年,家里都会买上许多瓜子、核桃、开心果等干果炒货。在人头攒动的年集上,络绎不绝的选购者让卖干果炒货的摊位热闹非凡。小小的干果承载着美好的寓意,团团圆圆的核桃、甜甜美美的葡萄干,寄托着人们对来年合家欢乐、万

文档评论(0)

139****94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4044076000006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