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武帝李夫人赋及其文学史意义.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汉武帝李夫人赋及其文学史意义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论汉武帝李夫人赋及其文学史意义 1 一、《李夫人赋》作于元封三年至太初元年间考 2 二、《李夫人赋》的文学史意义 6 文2:论汉武帝景星及其文学史意义 10 一、《景星》作于元鼎四年考 10 二、《景星》就是《宝鼎之歌》考 14 三、《景星》主旨考 17 四、《景星》的文学史意义 20 参考文摘引言: 25 原创性声明(模板) 25 文章致谢(模板) 26 正文 论汉武帝李夫人赋及其文学史意义 文1:论汉武帝李夫人赋及其文学史意义 [作者简介]龙文玲,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级博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l 汉武帝是西汉唯一一位有辞赋作品传世的皇帝。据《汉书?艺文志》(下简称《汉志》)载:“上所自造赋二篇。”颜师古注云:“武帝也。”这二篇赋中的一篇应是《汉书?外戚传》载录的《李夫人赋》,而另一篇赋则未知何指。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卷八云:“《外戚传》有《伤悼李夫人赋》,《文选》有《秋风辞》,《沟洫志》有《瓠子之歌》二章。”《秋风辞》和《瓠子歌》都是骚体歌诗,若依王应麟把它们当作辞赋作品,那么“上所自造赋”应为三篇,而不是二篇。因文献不足,除《李夫人赋》外,武帝另一篇赋究竟何指,只能存疑。由《汉志》之著录,印证汉武帝的今存作品,不难发现汉武帝不仅好辞赋,而且还亲制辞赋。他的《李夫人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赋的开山鼻祖。然而,这样一篇重要辞赋,学术界对其作年尚无定论,对其内容与艺术也鲜有论及。故本文拟在对此赋作年进行考证的基础上,分析其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在赋史上的开拓意义,进而了解汉武帝的辞赋创作给西汉文学带来的影响。 一、《李夫人赋》作于元封三年至太初元年间考 关于《李夫人赋》的作年,由于研究者或存而不论,或语焉不详,故而歧说不多。在提及此赋作年的论著中,主要有如下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作于元鼎四年。此说出自康金声先生《汉赋年表》:“公元前113年,武帝元鼎四年……六月,李夫人子刘髀始封。李夫人少而早卒,武帝伤悼之,作《李夫人赋》,又作诗,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 第二种观点认为,作于元鼎六年。此说出自刘斯翰先生《汉赋大事年表》:“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作《悼李夫人赋》 然而,将上述两种观点跟《汉书》和《史记》的相关记载相对照,不难发现其中的破绽。先看康先生的元鼎四年说。此说的重要论据有两条。第一条论据是:“元鼎四年……六月,李夫人子刘髀始封。”但这条论据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关于刘髀封王的时间,《武帝纪》明确记载:“天汉……四年……夏四月,立皇子髀为昌邑王。”又,《汉书?武五子传》:“昌邑哀王(骨??)天汉四年立。”苟悦《汉纪》卷十四亦云:“天汉……四年……夏四月,立皇子(骨??)为昌邑王。”这些记载都证明刘(骨??)封王是在天汉四年,而不是元鼎四年。因此,康先生系刘(骨??)封王于元鼎四年显然有误。第二条论据是:本年,“李夫人少而早卒”。但这条论据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据《汉书?外戚传》载: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 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延 年侍上起舞,歌日:“北方有佳人,绝世而 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 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日: “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 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 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 这段记载说明,李夫人得见武帝,是在其兄李延年作“北方有佳人”歌感动武帝之后。关于李延年受武帝接见并得宠的时间,《史记?封禅书》有记载:“……其春,既灭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考《武帝纪》,灭南越之年为元鼎六年。以此推论,李夫人得见武帝并受宠,当在元鼎六年春之后。既然李夫人到元鼎六年春后方得入宫受宠,又如何会在元鼎四年就有子并“早卒”了呢? 既然刘(骨??)封昌邑王、李夫人“早卒”都不在元鼎四年,那么,康先生提出的《李夫人赋》作于元鼎四年之说,也就失去了依托。 再看刘先生提出的元鼎六年说。刘先生只是提出观点,未有论证,因此不知其得出观点的依据,但本文对此不可不辨。如上所述,李夫人得见武帝并受宠,是在元鼎六年春之后。值得注意的是,在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历以正月为岁首之前,西汉纪年是以十月为岁首的。据此,即使李夫人元鼎六年春李延年“以好音见”后即入宫,到本年结束,时间最多也不到九个月。如果把《李夫人赋》系于元鼎六年,那么,在这不到九个月的时间里,李夫人要经历得宠、生子、病笃到死亡,然后武帝作赋伤悼,这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因此,刘先生的元鼎六年说同样经不起推敲。 那么,《李夫人赋》究竟作于何年呢?还是先来看看《汉书?外戚传》对此赋创作情况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